(一) 经营模式——犹豫不决的尴尬局面。
其实生鲜电商也是和其他行业差不多的,无非是借助平台来做或者是自我经营,这两种方式各有各的特色。但是这样也是有弊端的,资源丰富的往往可以通过平台获得很大的收益,但是没有平台的人,自我经营短时间内又无法做出一定的成绩。要想做平台的话,首先要自己思考一下拥有的资源是否充足,资源往往涉及到采购、销售以及广告等方面,广告做的好,知名度就可以打开。自营的话能够确保供给充足、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把与客户的关系搞的融洽等等都是非常有利的。我认为,做平台电商对于自身有非常高的要求和标准,无论是品牌招商能力还是线下推广能力,或者是平台引流能力等,要求都是非常之高的。那么到底是选择哪一种经营模式,既要对自身有个整体的构思和规划,又要对企业发展战略做好初步的计划。

(二)配送方面——难熬的“最后一公里”。
生鲜电商顾名思义就是要确保卖的产品是生鲜的,所以运输的方式要采用冷链物流,然后由于冷链物流的成本较高,导致配送的成本也随之提高。“最后一公里”之所以难,难就难在从消费者下单到收货的这段时间中,运输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和不同的环境,这对产品温度变化的把控要求很高。

(三)供应方面——精简供应链。
对于蔬菜和水果来说,虽然现在大棚种植技术发达,但有些季节性仍然比较强,因为大气候影响其产量和口感。而且有一些蔬菜和水果的产地等方面严重受限制,要想持续而又保证质量地提供这些农产品,则必须拥有一条成熟的供应链。生鲜电商发展受限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是拥有一个有保障的合作产地和合作农户,然后与农户、产地之间形成长久的合作关系,以保证产品的持续供应和质量保障,这需要在与农户长期的合作中慢慢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其次就是销售的问题,很多优质的生鲜是刚刚在市场上出现的,消费者对其认知不高,更不知道如何去烹饪。这就需要厂商去一导和指导,先要制作全面的食谱和烹饪指南书籍,这些书籍将免费提供给消费者,以提高其满意程度,增加消费群。再者,需要对一些新上市的产品进行营销活动,可以开展面试试吃活动。让消费者先了解产品,知道这些产品的优点,然后才能让其稳定地消费。这需要电商团队自身围绕产品做出一系列的宣传、销售和指导。

三、我国生鲜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一)起步阶段(2005年至2012年)
生鲜最初的“触电”,是在2006年。当时并没有“生鲜电商”这个名字,只是一些经营食品方面的超市。做的比较好的有国内的大润发和国外的沃尔玛。
  2009年,产业链进化失败。失败的原因是企业整合和团购业务的兴起,随后综合电商加入了市场,市场规则就被改写了。缺人才、缺资金、缺技术,使得电商们止步不前。
2009到2012年,生鲜电商虽然在资金、技术方面有了进步,但还是却上有这方面管理经验的人才。
上一篇:中国国航的航空物流业务经营策略与前景分析
下一篇: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基于Android的物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土地流转背景下的粮食安全问题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会展...

当前中国留学生海外代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我...

跨境电商快时尚服装企业...

基于区域差异视角货币政...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