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1绪论

1.1萱草形态特征

萱草是百合科(Liliaceae)萱草属的多年生草本宿根花卉[1]。具有粗短根茎和许多的肉质根,叶披针形,丛状基生,长30~60cm,宽22.5cm,排列成双列状,花茎高90~110cm。圆锥花序,每株开花6~12朵,花色有橘红、橘黄色和黄色,花型阔漏斗形,长7~12cm,边缘稍有波浪状,裂片在盛开时反卷;花径约11cm,无芳香,花期7~8月。

1.2萱草组织培养研究现状

外植体种类选择方面,在之前萱草组织培养的研究中研究者大多选用萱草的花茎、茎尖、花梗以及子房等作为外植体,其中,茎尖是作为外植体使用频率最高的。张伟丽(2007)等选用大花萱草新品种‘奶油卷’的花托、花茎和花瓣作为外植体,经过试验发现,在花茎、花托、和花瓣中,花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而花茎和花瓣在接种到培养基上没有愈伤组织产生,但是花茎不同于花瓣的是在培养基中其体积会变大[2]。李秀华等选用大花萱草‘紫蝶’的花茎、花蕾、茎尖作为外植体,经试验发现,出芽率由高到低依次是花茎、茎尖和花蕾,但是三者愈伤组织分化的能力基本保持一致,其中,花茎愈伤组织分化产生不定芽的数量却明显多于茎尖和花蕾,同时还发现有一些茎尖不会诱导产生愈伤组织[3]。张洁茹(2014)等以花茎作为外植体,在进行消毒处理前首先将花茎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最终试验证明在愈伤组织形成与分化能力方面,花茎上部比花茎的中部的能力强,但是花茎中部诱导出不定芽的几率比其他两个部位高,同时花茎中部省去了脱分化过程,所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繁殖周期,最终确定花茎上部和中部是进行萱草组织培养时外植体选用的优先选择[4]。姜风英等在进行试验研究时,选用萱草的不同器官作为外植体,最终发现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力由高到低依次是脚芽、花蕾、花茎、花瓣[5]。孔刚等在试验时,选择用不同品种的大花萱草的不同部位作为外植体,试验结果发现就同一品种的大花萱草而言,其不同部位的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也有很大的差异,相比花瓣,花茎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要明显高,且就同一部位而言,不同的萱草品种其诱导率也有显著差异[6]。王晓娟等选用萱草叶片、根段、茎尖和子房等作为外植体进行试验,结果发现茎尖、叶片、根段诱导愈伤组织的能力依次减弱[7]。倪新等以萱草花梗作为外植体,通过将花茎上部花梗切段的方法来诱导愈伤组织产生,且使愈伤组织分化再生,经过研究发现花梗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比较低,同时不同的品种也有很大差别[8]。外植体表面消毒方面,经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许多研究者在进行试验时,在对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选用试剂时,75%酒精和0.1%升汞被选用的频率最高,其次是70%酒精和次氯酸钠作为组合对外植体进行消毒,虽说所选用的试剂相同,但是消毒所用的时间却不同。何月秋(2011)等以大花萱草的花蕾作为外植体进行试验时,采用多种消毒方法来处理外植体,经过比较,在后续试验中污染最少的是用75%酒精30s+0.1%升汞10min的方法处理过的外植体[9]。李金霞(2013)等以大花萱草‘盛夏红酒’的花茎作为外植体进行试验时,采用4种消毒方法来处理外植体,在后续的试验中观察到,用75%乙醇30s+0.1%升汞10min处理过的外植体污染是最少的[10]。李淑英(2015)等以大花萱草‘红宝石’的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试验时,采用了两种消毒方法对对外植体进行处理,选择70%酒精和5%次氯酸钠以及70%酒精和2%次氯酸钠两种组合方式进行外植体的表面消毒,但是消毒所用的时间不同,其中5%次氯酸钠5min,而2%次氯酸钠12min[11]。基本培养基选择方面,经查阅文献发现,在以往的试验中,许多研究者都以MS作为基本培养基,1/2MS作为生根培养基,还有的以B5和N6来进行不定芽诱导和增殖。李秀华等经过试验发现,在MS培养基和B5培养基中加入相同的激素,在MS培养基上不定芽的诱导情况要比在B5培养基高[12]。杨丽莉(2012)等选用萱草(‘金娃娃’)的子房作为外植体进行试验,试验发现,当培养基中外加的激素浓度一样,其他条件全都控制相同的条件下,经过对后续继代培养的观察,就生长的情况以及繁殖速度而言,效果由高到低依次是B5、MS、N6[13]。不同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方面,高凤(2012)等在萱草‘ForgottenDreams’的组织培养中发现,6-BA对愈伤组织诱导的作用最显著,而KT和NAA对愈伤组织诱导的效果不明显,同时kT在很大程度上会抑制愈伤组织的形成[14]。刘艳霞(2013)等选用大花萱草“金杯”的花托作为外植体进行试验,最终研究结果发现高浓度的6-BA和NAA对花托愈伤组织产生、不定芽增殖和生根促进作用有非常明显的效果[15]。张洁茹(2014)等以不同萱草品种的花茎为外植体进行研究,最终结果显示NAA的浓度对促进不定芽分化基本没有作用[4]。不同激素对根诱导方面,高凤(2012)等在以萱草‘ForgottenDreams’为材料进行组培研究时发现,NAA促进萱草生根的作用比IBA的效果强,通常有些时候高浓度的IBA甚至会抑制生根,同时在含有NAA的1/2MS培养基比不含NAA的培养基中诱导生根的状况好,另外,大量元素也能促进生根[14]。杨丽莉(2012)经过试验验证得出,在添加了L-脯氨酸200mg/L和500mg/L水解络蛋白的培养基上,苗的生长情况和健康状况要比普通培养基好,但是苗的繁殖速度与普通培养基相比并没有区别[16]。国外的萱草组织培养的报道不多,且其繁殖速度很慢。如Meyer、Griesbach和Saker等曾先后进行了萱草组织培养的研究,建立了萱草的再生体系[17-19]。

上一篇:枯草芽孢杆菌表达鸡α干扰素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银杏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加拿大一枝黄花花序组织...

鸽嗉囊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

宽体金线蛭皮肤和消化道组织学研究

水蛭性腺发育组织学研究

浙江特产常山胡柚祖宗树的组织培养植株再生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的优化及仿野生栽培

适合宝妈开的实体店,适...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心得体会

林业机械作业中的安全性问题【2230字】

浅谈动画短片《天降好运》中的剧本创作

组态王文献综述

大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关系的研究

弹道修正弹实测弹道气象数据使用方法研究

人事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淮安市老漂族心理与休闲体育现状的研究

紫陵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