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水溶性测定结果
表3-2
壳聚糖膜的水溶性
组号    样品    水溶性 (g/100g H2O)
第一组    壳聚糖膜不中和    1.2362±0.00289
第二组    壳聚糖膜中和    0.0027±0.00002
第三组    加2%薰衣草精油    0.0013±0.00036
第四组    加4%薰衣草精油    0.0011±0.00002
第五组    加6%薰衣草精油    0.0010±0.00002
第吹冰组    加8%薰衣草精油    0.0009±0.00002
第七组    加10%薰衣草精油    0.0008±0.00003

结果分析:壳聚糖膜在水溶液中放置, 会有部分溶解, 从表3-2中可以看到, 第一组未中和的壳聚糖膜的水溶性比较大,可能是因为未中和的壳聚糖膜中的酸性物质较多,而酸性物质易溶于水,使得未中和的壳聚糖膜的水溶性比较大,第二组中和后的壳聚糖膜水溶性减小。第三到第七组加入了薰衣草精油,且加入精油的浓度逐渐增大,而薰衣草精油的加入使得壳聚糖膜的水溶性减小,而且随着薰衣草精油浓度的增加, 壳聚糖膜的水溶性逐渐减小,其原因可是因为薰衣草精油是疏水性的,它的加入阻碍了壳聚糖分子和水分子的结合, 使水溶性就减小。

3.3.3 接触角测定结果
表3-3
壳聚糖膜的接触角
组号    样品    接触角 (°)
第一组    壳聚糖膜不中和    71.8500±0.05477
第二组    壳聚糖膜中和    75.6000±0.08944
第三组    加2%薰衣草精油    76.6667±0.10328
第四组    加4%薰衣草精油    77.5500±0.08367
第五组    加6%薰衣草精油    78.6000±0.08944
第吹冰组    加8%薰衣草精油    79.7500±0.08367
第七组    加10%薰衣草精油    80.7333±0.08165

结果分析:对于一个固体表面,当它与水或油的接触角大于150°,则称之为超疏水或超疏油表面。相反,当它与水或油的接触角接近0°,则称之为超亲水或超亲油表面。超亲水、超疏水、超亲油、超疏油是固体表面四个独特的浸润性质。液体与固体之间的浸润性通常用接触角θ 来表示,若θ < 90°,则固体材料是亲液的,即液体可以润湿固体,其角越小,润湿性越好; 若θ > 90°,则固体是憎液的,液体易在固体表面移动,而不能进入毛细孔。测量接触角是为了测膜的润湿程度,由表3-3可知,第一组未中和的壳聚糖膜的接触角比较小,可能是因为未中和的壳聚糖膜中的酸性物质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使得未中和的壳聚糖膜的润湿程度比较高,而中和后的壳聚糖膜的接触角就变大,即润湿程度变小。第三到第七组加入了薰衣草精油,且加入精油的浓度逐渐增大,随着加入薰衣草精油浓度的增加,接触角变大,而接触角越大,表示膜的润湿性越小,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精油是疏水性物质,使得接触角的角度接近90°逐渐成为成为疏水表面。
3.3.4溶胀性测定结果
表3-4
壳聚糖的溶胀性
组号    样品    溶胀性 (g H2O/g)
第一组    壳聚糖膜不中和    81.1184±0.10011
第二组    壳聚糖膜中和    0.8536±0.00152
第三组    加2%薰衣草精油    0.8347±0.00350
上一篇:不同干燥方式对绿茶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下一篇:5.5度半干型苹果酒研制+生产工艺设计

纤维素酶酶解稻壳制备葡萄糖的工艺研究

壳聚糖树脂对紫薯汁中花青素的吸附分离研究

磁性壳聚糖纳米颗粒中花青素提取研究

棕榈壳活性炭在食品脱色中的应用研究

燕麦葡聚糖的提取分离与活性研究

食品级壳寡糖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食品级壳寡糖对甘薯黑斑...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