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语气词“吗”的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
“吗”的语义分析
“吗”是一个典型的疑问语气词,主要语义是表达疑问语气,其基本功能是在疑问句中突出疑问焦点、强化疑问语气(黄伯荣 廖旭东 :1991)。
1.在陈述句末加“吗”,可以构成是非问句,表示疑问。
例:周日阳光明媚,我们出去玩吗?
2.“吗”也可用于附加问,构成的问句仍是是非问句,表示确定之意。
例:这次你荣获了科研一等奖,这是真的吗?
3.“吗”还可用在反问句中,包含有质问、责备的意思,有时还有分辨
的意。反问句是有疑问形式,但是没有疑问信息。用肯定的形式发问,实
际意思是否定的;用否定形式发问,意思是肯定的。疑问语气词“吗”有加
强反问语气的功能,使句中所表示的质问、责备、辩解等口气加强。
例:快看,妈妈不是回来了吗?(辩解语气)
不要找借口,你难道不知道这样做是错的吗?(责备语气)
但是这样我们就满足了吗?其实,比我们厉害的人多了。
(质问语气)
4.“吗”很少单独用为特指问、正反问、选择问句中的语气词。
以上即是疑问语气词“吗”在现代汉语中最常见的四种用法。由上可观,在现代汉语中,同一个汉语语气词“吗”在不同的语境中可构成不同的语气表达。因此,这一现代汉语特有的灵活多变的语气词常使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无从下手,是其汉语学习的难点所在。
参考文献
[1]陈妹金 1995 北京话疑问语气助词的分布、功能及成因,《中国语文》第1期,17-22。
[2]丁声树 1979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
[3]丁 丁 2010 非是非疑问句中的“呢”字分析,《语
文学
刊》第2期,109-112。
[4]郭 睿 2012 基于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外国留学生成语习得研究,武汉:湖北工业大学第三期,90-93。
[5]郭 锐 2002 “吗”问句的确信度和回答方式,《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56-59。
[6]黄国营 1986 “吗”字句用法初探,《语言研究》第2期,131-136。
[7]黄伯荣 廖序东1991 《现代汉语》(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8]胡建锋 齐沪扬 2010 试论“不是……吗”反问句的疑问用法,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105-113。
[9]陆俭明 1984 关于现代汉语里的疑问语气词,《中国语文》第5期,330-337。
[10]李 静 2005 留学生正反疑问句中语气词“吗”的使用偏误,《广西社会科学》第4期,29-33。
[11]卢福波 1996 《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2]吕文华 2008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增订本),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报刊标题阅读教学方法文献综综述和参考文献
下一篇:
离职员工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琼瑶小说“愿望满足”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韩流”现象文献综述
“汉字英雄”活动的现象...
《西游记》“心猿”文献综述
古代汉语中“与”的用法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淮阳“泥泥狗”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