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潘文娱 刘月华  2001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14]孙汝建  2000    汉语语调的语气和口气功能,《南通师院学报》第3期,270-274。
[15]沈学牧 2004  对韩国学生典型语气词“吗、呢”习得过程的研究,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6]王 力 1985 《中国现代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17]王良杰  2006  谈“呢”和“吗”的用法,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33-37。
[18]徐丽华  2002   外国学生语气词使用偏误分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91-94。
[19]徐晶凝  1998   汉语语气表达方式及语气系统的归纳,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136-141。
[20]谢 平  2007  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语气助词的偏误分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1]谢 莹  2011  高级水平韩国留学生汉语语气词“吧、吗、呢”偏误分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27期,78-82。
[22]杨 华  2008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气词研究——以“吧、吗、呢、的、了”为例,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3]杨 艳  2012  汉语语气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
[24]赵 果  2003  初级阶段美国留学生字是非问的习得,《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25]曾 岑  2012  语气词“呢”、“吧”、“吗”、“啊”的语义分析及其对外汉语教学,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6]钟兆华 1997  论疑问语气词“吗”的形成及发展,《语文研究》第1期,1-8。
[27]张 薇  2011  韩国留学生语气词使用偏误分析及学习策略,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科园地》186-189。
[28]张海荣 2006  汉语语气词及其对外汉语教学初探,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9]朱德熙 1982 《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30]赵元任 1979《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31]周小兵、朱其智、邓小宁等著 2007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32]Bourgerie , M.2002. Acquisition of Modal Particles in Chinese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 InS . McGinnis.(Ed.)Chinese Pedagogy:An Emerging Field ,Co lum bus,OH:Ohio State University Foreign  Language  Publications 3(2)107 - 134.
[33]P.Corde,M.1982. 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6(4)210-214.
上一篇:报刊标题阅读教学方法文献综综述和参考文献
下一篇:离职员工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琼瑶小说“愿望满足”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韩流”现象文献综述

“汉字英雄”活动的现象...

《西游记》“心猿”文献综述

古代汉语中“与”的用法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淮阳“泥泥狗”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