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陶渊明诗歌研究文献综述(2)
隋唐之际的诗人王绩,最崇拜陶渊明,他自号“东皋子”,出自《归去来兮辞》“临东皋以舒啸”。作《五斗先生传》,便仿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其诗学陶,如名作《野望》,风格质朴自然,颇有田家意趣,显然受陶诗影响。王绩可谓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的先驱。有唐一代,山水田园诗蔚为大观,主要作家无不受到陶渊明影响。清人沈德潜说:“陶诗胸次浩然,其有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唐人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柳仪曹有其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说诗晬语》卷上)此言为确论。王维一方面推崇陶渊明高峻的人格,另一方面却对陶氏的隐居方式又不满,曾说:“近有陶潜,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解印绶弃官去。后贫,《乞食》诗云‘叩门拙言辞’,是屡乞而惭也。尝一见督邮,安食公田数顷,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与魏居士书》)王维晚年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大约他认为在朝廷为官,并不妨碍隐逸的高趣,这就是所谓的“朝隐”。朝隐生活,既无生活窘迫的尴尬,又有山水田园的自然意趣,何乐而不为?王维是继陶渊明之后,成就最高的山水田园诗人。其诗学陶而有独特风格。在诗中他常以陶渊明自况,如“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田园乐》)。除山水田园诗人将陶氏作为圭臬之外,唐代其他大诗人无不服膺他的为人与诗歌成就。如李白云:“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戏赠郑溧阳》)向往渊明高古萧散的人生态度。杜甫则说:“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以陶渊明与谢灵运作为自己学习的对象。文学史上以陶、谢并称,始于此。白居易更是倾服于陶渊明。他贬为江州司马时,曾亲赴陶氏旧宅凭吊,作《访陶公旧宅》,表示对渊明的崇敬之情:“我生君之后,相过五百年。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又曾仿陶《饮酒诗》作《仿陶体诗》十六首。在《题浔阳楼》诗中说:“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因高偶成句,俯仰愧高山。”白居易对自己的诗才十分自负,但他仍然觉得陶氏才情高山仰止,十分佩服。
自唐以后,陶渊明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崇高地位已经确立了,士人公认他是成就卓越的大诗人。人们对他的敬仰也不仅仅是因为他高尚的人格,而更多关注他那独标一格的
艺术
风格。赵宋一朝,陶诗的突出成就,更为士人所景仰。苏轼贬谪至惠州、儋州时,酷爱陶诗。黄庭坚说他:“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惠洪《冷斋夜话》)苏轼文集中有《和陶诗》将陶诗逐一和作,共一百三十五首,这在文学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现象。他写信给苏辙道: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吾。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一百有九,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于渊明。……然我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东坡襟怀旷达,胸无蒂芥,在逆境之中,仍然从容自如。显然受到陶渊明“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这种达观思想的影响。大诗人黄庭坚也是胸襟旷达的高士,特别欣赏陶诗的自然质朴,他说:“至于渊明之诗,则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者。虽然,巧于斧斤者多疑其拙窘,窘于检括者辄病其放。”(《题意可诗后》)又比较谢灵运、庾信与陶渊明的优劣:“谢康乐、庾义城之诗,炉锤之功不遗余力,然未能窥彭泽数仞之墙者,二子有意于俗人赞毁其工拙,渊明直寄焉。”谢、庾都是当时最有成就的诗人,被认为是他们时代的文学代表。在宋人心目中,他们的成就都不能与陶渊明相比。陈师道说:“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后山诗话》)张戒说:“渊明‘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本以言郊居闲适之趣,非以咏田园,而后人咏田园之句,虽极工巧,终莫能及。”(《岁寒堂诗话》)都一致称道陶诗的自然质朴,不事雕饰,这基本是宋朝文人的共识。南宋时期,一些著名人物都心仪陶渊明,从为人和诗歌两方面予以高度评价。大诗人陆游在《陶渊明诗》中写道:“陶谢文章造化侔,诗成能使鬼神愁。君看夏木扶疏句,还许他人更道不?”“夏木扶疏句”指的是陶渊明的《读山海经》。理学家朱熹也拜服陶渊明,认为他是古今第一高人:“先生人物魏晋间,题诗便欲倾天悭。向来天地识眉宇,今日天造窥波澜。平生尚友陶彭泽,求肯轻为折腰客。”这无疑是很有见识的话。宋代已出现研究陶渊明的专著,王质和吴仁杰各著有陶氏年谱,这是研究陶氏生平的最早著作。可以说对陶渊明的研究,在宋代得到极大的发展,后世对其评价似乎均无异词,人们愈益认识到陶诗的艺术魅力,而且将其作为中国隐士文化的代表,以至于提到隐士,人们不禁会想起陶渊明来。金元文学家都推崇陶渊明。金朝最重要的文学家元好问《论诗绝句》云:“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推崇陶氏的诗歌和为人。元代赵孟頫说:“斯人真有道,名与日月悬。青松卓然超,黄华霜中鲜。……抚琴三叹息,世久无此贤。”(《题归去来图》)。明清时期,对陶渊明的评价,依然围绕着他的为人和诗歌成就,一致高度赞扬,似乎无有异词,只是评价的角度不同而已。如胡应麟对杜甫和苏轼评陶提出商榷:子美不甚喜陶诗,而怅其枯槁也;子瞻剧喜陶诗,而以曹刘、李杜莫及也,二人者之所言皆过也。善乎钟氏品元亮也,千古隐逸诗人之宗也,而以源出应璩,则亦非也。(《诗薮》外编卷二)此说比较近情理。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顾炎武,则看重陶渊明的气节,认为他有用世之志,并非飘然物外的狂狷之士。这与顾氏身处易代之时,关注时事有关:陶征士、韦苏州,非直狷介,实有志天下者。陶诗“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韦诗“秋郊细柳道,走马一夕还”,何等感慨,何等豪宕!(《菰中随笔》)这与朱熹的意见相似,他看到了陶诗的另一面。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欣赏陶氏不事二朝的气节,正表现了他誓死不与清朝合作的志趣。清人以考据见长,对陶氏生平的考证更为详尽。关于陶氏的年谱,计有顾易《柳村谱陶》、丁晏《晋陶靖节年谱》、陶澍《陶靖节年谱考异》、杨希闵《晋陶征士年谱》等。此外,还有蔡显的《陶渊明生卒年》值得注意。陶澍所撰《靖节先生集集注》可以说是历代陶诗注的集大成著作。整个明清时期,陶渊明的崇高地位几乎没有异议,将其作为山水田园诗人的典范。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鲁迅小说的孤独情结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下一篇:
汪曾祺小说中的悲剧意蕴文献综述
VAR模型研究货币政策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企业研发投入文献综述
增值税与营业税文献综述
网络舆情研究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难文献综述
志愿者管理研究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开明国语课本》的研究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