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李碧华在作品中有意识地塑造了一系列不可依靠的男性形象,来表达对男性的失望,通过对女性的悲惨命运进行深刻剖析,揭露了男权社会的罪恶,表现出鲜明的女性主义。她的作品“开拓了女性主义文学的新视野,显示出女性主义文学强大的生命力。”[10]对宣扬女性主义、寻求两性关系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邹平.阅读男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406.
[2]李碧华.青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80.
[3]李碧华.潘金莲之前世今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42,102.
[4]方方.只言片语[J].小说月报,1991,(10).
[5]李碧华.满洲国妖艳:川岛芳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137.
[6]柏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3.  
[7]李碧华.霸王别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189.
[8]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103.
[9]严秀英.鱼对水的绝望:论李碧华小说的两性书写[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10]何桂英.论新女性主义文学的文学特质:以李碧华文学创作为考察对象[J].求索,2011,(5).
上一篇:中国上古神话中的民族精神
下一篇:《莺莺传》中崔莺莺的形象分析

论迟子建小说的创作风格转变一声遥远的呼唤

论方方小说中的悲剧主义

浅析苏童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试论弋舟的小说创作特色

严歌苓小说女性形象论

以《天香》为例论王安忆...

赵本夫小说《天下无贼》中的人文情怀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