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从《三国志平话》到《三国演义》看张飞的形象塑造(6)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是一个按照市民阶层的伦理观和审美观塑造的具有高度美学价值的全新形象。作者从吹冰个方面创造性的斌予了张飞一个接近市民的出身,充分的展现张飞嫉恶如仇和爱憎分明的道德品质,张飞鲁莽的性格特色也被大力的凸显出来。同时,一而再的展现张飞心直口快真诚坦率的个性,多次表现出张飞粗中有细的特征,而且带上较强的市井色彩语言的张飞主要按照市民阶层的伦理观和审美观使这一形象得以成功塑造,并给后人留下了启示。
(三)作品体裁不同
除了社会背景以及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因素之外,《三国志平话》和《三国演义》的体裁不同也是张飞形象塑造不同的原因之一。
平话原本并不是用来读的,它是说话人把要讲述的故事付诸笔端形成的底本。“说话”艺术的主要载体是“说话人”的讲述,或者说是绘声绘色的表演。所以,元代作家们赋予张飞的性格特征,大多非常易于表演。无论是其醒目的相貌、如同巨雷般的声音,还是雷厉风行的举止,亦或是嫉恶如仇的秉性等等均能够起到很好的舞台效果。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历史演义小说大多是虚实相间,主实重虚;古今兼顾,批古判今;一段故事,叙说两朝的情,一个人物,兼具两朝的性。《三国演义》一方面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到读者希望了解真实历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据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三国人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张、美化、丑化等等,给予读者一些启发,照顾到读者希望增长见识,统治者希望巩固统治的需要。它不但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三国历史的真实面貌,还反映了许多明朝社会内容。
更重要的是,《三国演义》成书时期,案头阅读渐渐成为时尚,刻书刊印也渐渐普及。而阅读的对象只能是读书人。所以,比之平话,它满足的更多的是读书人的趣。明白了这一点,平话与演义的差别自然就非常清楚了。
《三国演义》取法于《三国志平话》,但又实现了具有伟大意义的超越。如论者赞美的那样:“《三国演义》不仅有效地利用了传统英雄母题进行创作,而且超越了母题的制约。”[8]具体到张飞形象也是如此。比之《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形象更加丰富多彩。
结语
《三国志平话》和《三国演义》虽然描述的都是三国故事,但是在张飞的形象塑造上却有很大的变化。《三国志平话》中的张飞平民色彩浓厚,粗的成分更多,而《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已经是威风凛凛的将军,细的成分更多。但它提供的张飞形象的范本,却为以后的《三国演义》所继承。如有论者所说:“假如说《平话》本还带有很多粗疏,但也为以后的《演义》提供了雏形与规模,《演义》固然是一株参天大树,但它的丰满只是对《平话》的补充和完善。”[9]《三国演义》继承了《三国志平话》中张飞的性格特点,但是又在此基础上使张飞的形象更完善,使张飞不但勇猛而且有智慧。张飞的形象更丰富了,更立体了,但得到往往也意着失去,他的平民色彩却也因此相形见绌。孰得熟失,令人深思。
共6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
莫言对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借鉴与超越
下一篇:
《诗经》战争徭役诗中的人文关怀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的吴方言研究
《山海经》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借鉴意义
论《围城》的比喻特色
盛可以《野蛮生长》农民暴力女性意识
《白鹿原》之田小娥形象分析
空空道人评点《儒林外史》文化创意思想论述
以《天香》为例论王安忆...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