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陶渊明的个性特征研究(4)
(二)坚守固穷之节
其实陶渊明回归田园之初的生活还算不错的,但是好景不长,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没过多久,一场大火无情地烧毁了他的家园,一家人无处安身,只能搬到船上靠亲朋好友的接济勉强度日。可是他始终坚守“固穷”之节。他并不是没有改变现状的机会,江州刺史檀道济劝他为朝廷效力,不必过得如此辛苦,可是他委婉地拒绝了。经过时仕时隐的人生阶段,实在是厌倦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他清楚地意识到这样的生活不适合自己,因而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再入“樊笼”。袁行霈先生曾说“固穷安贫主题” [6]是陶诗主题独辟蹊径之处,其实这也是陶渊明为人的准则。
陶渊明专门关注古代能“安贫守贱者”。组诗《咏贫士》其四赞颂黔娄:不羡慕高官厚禄,把他们当做身外之物,完全不放在心上。其七讲述黄子廉“一朝辞吏归,清贫略难俦”的故事,并且还说:“谁云固穷难?邈哉此前修。”陶渊明从古贤士身上获得巨大的精神力量,更把他们当成“固穷”的楷模,时时激励自己在艰难困苦的境况下坚守“固穷”之志。此外,陶渊明在《饮酒》、《拟古》等组诗中也有很多表现其安贫之志的作品。《拟古九首》其五中,诗人由“观其人”到“就君住”,以“见贤思齐”的实际行动表现其安贫之志。“东方之士”是诗人虚设的理想人物,其衣食短缺,却从容淡雅。苏轼说:“此东方一士,正渊明也。”[7]
归田之后,即使躬耕生活非常艰辛,生活非常困顿,他也决心不再入仕,以农民为友,诗酒耕读,安贫乐道,以乐其心。他固穷守节的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来越坚定。元嘉四年,诗人写《拟挽歌辞三首》,其中第三首诗中写道:“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诗人不惧怕死亡,否定宗教神学灵魂不灭的谬论,在生死的问题上,主张生死由命,生不喜,死亦不惧,顺其自然,任运自化。“固穷”是铸造陶渊明个性的基础,是其诗文的主题,也是其为人的准则,他为守其真而辞官归田园,又在之后的艰难困苦的境况下坚守“固穷”的节操。朱熹曾经说:“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8]在当时“矫然而祈誉”的社会环境下显得更加珍贵。陶渊明坚守“固穷”的气节,宁愿生活困顿,也不愿违背委屈自己的身心而入朝为官,这也是其不违本心的个性所决定的。
三、性爱丘山,寄心田园
陶渊明的故乡浔阳柴桑,北临长江,南面庐山,这是大自然的眷顾,给诗人带来了无限的自然情趣。秀奇美丽的山水,陶冶了诗人的性情,也是陶渊明“性本爱丘山”的个性形成的自然条件。
(一)回归田园的隐居方式
晋宋时期社会战乱不断,当时儒家思想的束缚已经松弛,崇尚清谈的玄学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这种改变又直接影响到乱世中士人的处世态度与生存方式,隐逸成了一种风尚弥漫开来,而且隐逸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晋书•隐逸传》记载,两晋之际及东晋之际的隐士有任旭、郭文、孟陋、翟汤、翟庄、翟矫、刘驎之、翟硎先生、谢敷、龚玄之、陶淡,最后一位是陶渊明,这些隐士们或闭门讲习,或久居深山穷谷无人之处,或弋钓独往,或畅游山泽,悠然得就像旅行家。其中只有浔阳翟汤子孙三代采取“耕而后食”的隐居方式,和陶渊明相似。与陶渊明出于同宗的陶淡,凭着陶侃留下的家业,在山中养一头白鹿,天天跟随着自己,像是神仙中人一般。与陶渊明并称“浔阳三隐”的刘遗民,隐居庐山,绝对回避社会,超脱于大自然之外。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选择回归田园,采取“耕而后食”的隐居方式,与农民一起在田地里辛勤地劳作。陶渊明熟读儒家经典,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按理说本不应该这样,因为儒家主张“学而优则仕”,志在培养经世之才,为国效力,是反对饱学之士躬耕的,但是陶渊明却偏偏选择这样的隐居方式,想必是由他寄心田园的个性所决定的。
共7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上一篇:
论曹操诗歌的个性色彩
下一篇:
余秋雨散文艺术特色分析以《文化苦旅》为例
罗兰·巴特神话学视角下的...
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的...
表比较的“有”字句浅析
论现代企业秘书职业的女性化现象
浅析秘书工作中的语言艺术及沟通技巧
论迟子建小说的创作风格转变一声遥远的呼唤
论新秘书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