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论《史记》人物的死亡意识(4)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本身就是人超越死亡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人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拼搏与战斗,与命运抗争,以获得永存的、不朽的人生价值,从而也就取得了对死亡予以否认的胜利。[6]
四、死之超越
“对死亡恐惧的征服和直面死亡的承担,即是对死亡的超越。”[7]在生死大事上,孔子、孟子和荀子都倾向“生死有命”的看法,道家的庄子也强调命运对人生的主宰作用,他把听天由命看作是最高的道德。死亡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最终归宿,面对这个必然归宿,人们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畏惧,但当一个人拥有超越死亡的使命的时候,死亡就显得微不足道,甚至是一种解脱,这种使命,儒家称为“死而不朽”,即通过“舍生取义”等行为,使自己声名不朽。
在《史记.赵世家》中有程婴和公孙杵臼在如何保护赵氏孤儿时的一段对话:
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熟难?”
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
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请先死。”
在程婴、公孙杵臼看来,为了报答赵氏先君,成就“义”的壮举,惨烈的死亡已不在话下,在生与死的问题上,死亡反而是一种解脱。公孙杵臼的死,在当时的形势下成就了他“义”的声名,而程婴则将这种“义”上升到了为义而甘死的高度。十五年后,在韩厥帮助下,程婴终于完成了使命,此时的程婴如释重负,微笑着说:“我将下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而他赴死的理由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不为成”。由此可见,他们在处理生与死的问题上是相当明确的,死是为了成就“义”,而苟活也是为了“义”,程婴和公孙杵臼在这场善与恶的斗争中表现了崇高的献身精神,不愧为千古奇杰,而他们义士是名声也得以成全。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是儒家传统礼仪思想的基本核心,然而在封建皇权专制制度统治下,人命贱如草芥,个体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很难得到实现。一些底层的有志之士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惜以生命的陨落为代价,这些人在《史记》中被称为“刺客”和“游侠”,司马迁曾在《游侠列传》中称赞“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的侠义精神。
在《刺客列传》中,经常会见到一些惊心动魄的场面,这些故事的主角或为了报答知遇之恩,或为了忠君报国,积蓄良久,最终在关键时刻绽放出生命绚烂之光。
晋人豫让,为了报答智伯尊宠之恩,决意为智伯报仇,他采取了常人无法想象的手段对付赵襄子。先是“变姓名为刑人”,躲在厕所刺杀赵襄子,失败后又“漆身为厉,吞碳为哑”,埋伏在赵襄子必经的桥下行刺,结果又被发现。绝望的豫让走到赵襄子车前说:“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虽然豫让至死都没有为智伯报得了仇,但他的行为却得到了司马迁的认可。很多人不理解豫让的做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简直就是愚蠢的做法,然而豫让义无反顾的做了,而且还做的轰轰烈烈。
豫让所处的时代,战乱纷仍,民不聊生,身处底层的小人物很难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而当时盛行的儒学思想,强调人要做到“五德”,即“仁、义、礼、智、信”。小人物豫让被社会地位极高的智伯所尊宠,在豫让看来,智伯的行为就是“义”,自己卑贱的身份得到当政者的器重,总算是实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在“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思想的催化下,豫让认为自己有义务去报答智伯,而智伯死后,为其报仇便成为豫让报答智伯的唯一途径。整个报仇过程看似荒诞,却展现了豫让“义”和“信”品格。他用自身的行为,证明了小人物知恩必报的生存理念。
共6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
《桃花扇》中李贞丽形象研究
下一篇:
莫言小说的电影之路研究
罗兰·巴特神话学视角下的...
论现代企业秘书职业的女性化现象
论迟子建小说的创作风格转变一声遥远的呼唤
论新秘书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论秘书与强势领导相处的艺术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的吴方言研究
《山海经》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借鉴意义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