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莫言小说的意象研究(7)
酒国不是真实存在的,但又是真实存在的,《酒国》里所营造的意象反映了当下社会的病症,映射了政府机构的腐败与残忍,也批判了民众的懦弱与麻木。莫言笔下这些虚幻的意象不仅带给我们新奇的享受,更能引起对当今现实社会的反思、对自我的反思、对美好世界与生活的向往。
三、莫言小说意象产生的根源
文学创作中,作家对任一题材的选择、对审美对象的选取都是有根源的,在这些写作对象上做出的审美判断也是有原因的,透过文学创作的审美对象,我们往往能找到作家的影子,能发现作家的价值观、生存观和道德观。读莫言的小说就是一场品意象的盛宴,透过他给我们带来的新奇幻妙的意象我们能看到一个时代的印记、一个历史的缩影、一段辛酸的过去、一段苦难的人生。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件件富有争议的事件在莫言所成长的环境中都能找到相似的参照物。
(一) 童年的生活经历和农村的生活经验
“童年在人的一生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童年时期的经历是一个作家极为重要的情感资源和素材宝库,也是作家创作的动力之源。”[10]莫言在早期的创作中,大都表达了对真善美地歌颂,对假恶丑地抨击,如《售棉大道》、《春夜雨霏霏》,这些小说虽然表达了美好的事物,迎合了人们对美好的向往之心,但却不是莫言所渴望表达的真实内心,它们并不能表达莫言自身真实的生命体验。
1984年是莫言创作的分水岭。从这一年以后莫言开始了他大胆肆意地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如《透明的红萝卜》,小说中的主角是一个顶着大脑袋,骨瘦如柴的黑孩,黑孩年纪尚幼却为了赚工分到乡村的桥坝那里施工干活。如果我们查询莫言的过去会发现莫言与黑孩有着共同的经历,莫言从小就缺乏心灵上的关爱,童年十二三岁时曾在家乡的桥梁工地上做小工,在那个饥饿的年代,挨饿是每个人心中的阴影,每个孩子都想吃饱饭过上好日子。如果没有童年时候的经历,也不会有黑孩在作品中生动的形象,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运用想象的手法加以创造,通过自己的视角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物质匮乏年代中人们心灵的抗争。透过儿童的视角把那个冷漠的浮夸的时代特征展现开来,是莫言自身的一种态度,对历史遗留的伤痕的一种无奈与批判。“透明的红萝卜”这个意象是黑孩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它是黑孩自我童话世界的产物,与大人眼中看到的冰冷麻木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反差。小黑孩最后钻进了黄麻地,像一条鱼儿游向了大海,结局的这一比喻也许正是作者童年时期的一种美好愿望,向往自由、无忧无虑的生活。
从《透明的红萝卜》开始,农村农民的生活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呈现在莫言的作品中,意象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地来源于乡村生活中的人、物、事,如《蛙》、《生死疲劳》等。莫言的作品紧密植根于农村,不断以农村为书写对象,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位农民,长期以来的农村生活经验使他能真切地体会到乡村百姓的忧与愁、喜与乐,他所亲身经历的也正是大部分农民都经历过的,所以莫言能够站在农民的立场,对农民所经历的坎坷、不幸进行发自内心地关怀。但他的思考并未仅停留在对乡村现实的描写上,在关注农村农民生活状态的同时,他将触角伸向了更深的层面:透过“高密东北乡”来映射人性的共通,高密东北乡也成为世界文学独特的地域坐标。在这里莫言尽情地表达着他的理性思考。
人的本性往往在最苦难的时刻得以凸显,莫言通过营造似真似假的意象来剖析苦难环境中人类的特性和最本质最真实的存在,用他超脱现实的感觉与体验,使意象模糊化、感觉化,却又“柳暗花明又一村,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些意象是莫言经历过农村生活环境后的产物,蕴含着他对人性的理解。
共9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上一篇:
莫言小说的电影之路研究
下一篇:
从《海鸥》看契诃夫戏剧的现代性
论迟子建小说的创作风格转变一声遥远的呼唤
论方方小说中的悲剧主义
浅析苏童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试论弋舟的小说创作特色
《白鹿原》之田小娥形象分析
严歌苓小说女性形象论
以《天香》为例论王安忆...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