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刘熙载《艺概》论苏轼文(5)
刘熙载在《文概》中评论苏轼时说:
坡文多微妙语。其论文曰“快”、曰“达”、曰“了”,正为非此不足以发微阐妙也 [1]。
刘熙载用寥寥数语,准确地概括出苏轼文章的显著特点就是“畅快自然”、“词畅意达”、“明白具体”。同时也指出了苏轼文章的“辞达”特点,既要有“快”、“达”、“了”,也要达到“求物之妙”,即苏轼文章的多微妙语。
苏轼的辞达说,不仅是一个遣词造句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艰辛的创作过程。通过三个步骤,可以达到“辞达”:首先,仔细观察分析事物,做到对事物的主要特点了然于心,达到了解事物的规律的过程,辞才能达。其次,要仔细体会揣摩,对客观事物要有自己充分的认识,“意达”才能“辞达”。当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后,作者还要感受它,体验它,悟出其中的道理,产生独特的感受,准确反映客观事物。最后,在落笔前还要反复酝酿构思,做到胸有成竹。只有做到这样的准备,写作时才能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辞畅意达。
那么,刘熙载认为苏轼如何成就“辞达”呢?刘熙载在《艺概》中说:
达想出宏域,高步超长论。文家据此能事,则遇困皆通。且不妨故设困境,以显通之妙也。大苏文有之[1]。
这里所谓“达”指见识通达,心胸豁达,能身处危难不惊慌失措,而是泰然自若,冷静处理。刘熙载认为苏轼这种风格在作品中很突出。苏轼的作品中常常触景生情,但是又能随手扫灭自己产生的情景,最后归于达观,能通过自设矛盾、困境,自我解脱,却不使自己走向覆灭[10],这样就达到了“辞达”。刘熙载认为苏轼超出常人之处在于他在观察事物之后,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通过自己的创作加工,把自己的思想通过文章表达出来。如刘熙载在《文概》中所说的那样:苏轼曾经读《庄子》,当看完后发出了自己的感叹说:“我曾经有过这样的见解,可是不能说出来。现在我看到这些,正合我的心意啊”。后人读苏轼的文章时,也会这样说的。苏轼超出常人的地方在于不仅仅能看到事物的道理,而且能用自己的话准确的表达出来。刘熙载强调了苏轼为文在于“见得到,说得出”,从而达到了“辞达”。刘熙载也认为苏轼行文最大的特点是该说的话就能说得出,不该说的就不说,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要自然而为之,内容千变万化,不拘形式。
刘熙载在《文概》中说:
东坡最善于没要紧底题说没要紧底话,未曾有底题说未曾有底话。抑所谓“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耶?[1]
这就是说创作文章时,在一定条件下该说的话就一定要讲出来,不该说的话就不要再说出来,最好能灵活自如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正是刘熙载认为苏轼为文最高的境界就是“辞达”。可以说“辞达”是苏轼的一个重要的文学创作方法,刘熙载在论述苏轼文章时,也十分关注这一特点。
五、长于生,工而易
刘熙载从多文度、多角度,对苏轼文进行了评价。分析文本,相互对比是刘熙载评苏轼的一个重要方法。如刘熙载在评价苏轼文章风格时,就拿苏轼同欧阳修、王安石作了比较,他认为“欧文优游有馀,苏文昭晰无疑”[1]。“优游有馀”,“昭晰无疑”是刘氏评价韩愈文风时所用。刘熙载认为这是两种不同的散文特征,一是斩钉截铁,雷厉风行[11];一是心气和平,闲散惬意。这两种文学风格,虽然是对韩愈文的评价,但同时也可以指明苏轼文章的特点,即豪放、气势雄伟。可以说刘氏的点评正是细心品读欧阳修、苏轼的作品后而提出的,显得切中要害,点评恰当,有自己的特色。
共6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
《水浒传》中潘金莲悲剧的女权主义妇女观社会影响意义
下一篇:
金庸小说爱情模式的传统性研究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的吴方言研究
《山海经》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借鉴意义
论《围城》的比喻特色
盛可以《野蛮生长》农民暴力女性意识
《白鹿原》之田小娥形象分析
空空道人评点《儒林外史》文化创意思想论述
以《天香》为例论王安忆...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