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6 23 米玻璃钢巡逻船模型建立 12

2。7  小结 14

第三章 船舶轴系自由振动计算 15

3。1  引言 15

3。2 霍尔茨(Holzer)法 15

3。3 轴系扭振固有频率的计算 19

3。3。1  单质量扭振系统 19

3。3。2  双质量扭振系统 20

3。3。3  三质量和多质量扭振系统 21

3。4 23 米玻璃钢巡逻船自由振动计算 23

3。5  本章小结 32

第四章 船舶轴系强迫振动计算 33

4。1  引言 33

4。2  轴系激励计算 33

4。2。1  柴油机激振力矩 33

4。2。2  相对振幅矢量和 35

4。3  强迫振动计算 36

4。4  本章小结 40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41

5。1 本文总结 41

5。2 展望 41

致 谢 42

参 考 文 献 43

附录 1 45

附录 2 48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作为整个船舶的“动力来源”,柴油机可以说是每个船舶的心脏,柴油机轴系的扭 转振动是船舶上所有系统性能之中最重要的性能参数之一,船舶的水面航行性能与船上 乘客的安全以及船载货物的平安与柴油机轴系的可靠性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联系。作为 船舶动力系统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船舶推进轴系是将柴油机的动力输出传送到螺旋桨、 与此同时又是螺旋桨与水作用,产生反推动力,驱使整个船体不断航行的中间环节,船 舶轴系的扭转振动一直是从船舶研究人员重点研究对象。船舶的推进轴系,在船舶工作 行驶的过程中,常常遇到来自水中变化无常的工况环境。船舶的轴系是一个多集中质量 块组成的复杂弹性系统,它包括曲轴、飞轮、弹性联轴器、推力轴、中间轴以及尾轴直 到螺旋桨[1]。

随着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出口船舶的与日俱增和造船吨位的不断增长,我国已经 与日本、韩国包揽世界前三造船大国,中国已经成为国际造船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 大力量,中国船舶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前期研究工作初步预计在未来 5 年内,船舶 制造行业市场需求预计会增加 30%左右,这给我国船舶制造水平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但是我国还不是造船强国,我国在船舶制造动力性能与安全性能上依然落后于部分发达 国家,尤其是近几年频繁发生的船舶轴系断裂事故为大家敲响了警钟,更加让大家对船 舶推进轴系的安全性能更加重视[2]。船舶制造行业对造船质量、造船工艺以及造船技术 提出了愈加严格的要求,而只有现代化的技术与管理支撑,才能具有高效率、高质量的 设计与生产,所以更有必要对船舶轴系的动力性能进行分析研究。

上一篇:演示实验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LS-DYNA舰船舷侧防护结构抗爆性分析

一维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材...

MoS2纳米复合材料的分散和性能研究

贵金属纳米颗粒阵列在不...

梯度纳米晶体铜拉伸全场应变分析

SmFeO3纳米颗粒的气敏性能

C/TiO2和CZFO/PZT复合纳米纤维...

三维各向同性简谐势阱中...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