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选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
另一方面新闻评论节目选题的雷同还主要表现在,选题喜欢同时追逐热点,缺乏个性。例如,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
文学
奖这个事件,新闻《1+1》、《新闻背景》等许多节目都对这个事件进行了点评。尤其是新闻《1+1》更是把莫言请到现场进行现场访谈。正如前面所说的,虽说每一档栏目都有自身的特色和独特的定位,但是在面对热点事件的时候,他们往往就忘记了初衷,最初的定位,风格,一的跟风热点,最终导致选题单一,同质。近日发生在波士顿的爆炸事件、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凤凰景区收门票事件更成为多家媒体的宠儿。正是由于这些选题的同质,导致评论的空间和角度相对较小,而在一些文艺、体育、财经等专业的领域,知名度高的节目存在缺失,或者质量不高。
(三)评论选题缺乏时效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兼顾新闻和评论两方面。真实、新鲜是新闻的首要要素,同样的道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同时必须加强新闻的时效性。目前很多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时效性上有严重的缺失。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有一下几个原因:第一,由于播出时间的限制,很多节目的播出时间相对固定,造成很多选题不能在第一时间播出,导致评论节目在事件发生后很久才策划和开播,给观众“炒冷饭”的感觉。第二,长久以来,很多电视媒体人在选题的时候对时效性不够重视,很多人认为评论节目的重头戏自然是评论,而忽视了评论的核心是新闻。新闻评论节目制作周期长,本来就很难做到同步评论,自身的时效性本来就不强,如果再不重视节目的时效性,就会导致评论节目的内容陈旧,再精彩的评论到与观众见面时也已经没有了新鲜感。尤其是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现在的突发事件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网络上,网络新闻的更新速度是以秒计算的,这对电视媒体来说无疑是鞭长莫及的,这就要求电视媒体不仅要重视评论的深度,同时也要把新闻的时效性当做头等大事。新闻不新,单靠评论的力量是薄弱的,如果再找不到好的评论切入点,节目的优势也会下降,就不能及时产生强烈的社会影响力,更不用说引导舆论了。
此外,在节目选题丰富的时候,评论节目的制作人必须要有独到的眼光,否则可能会,错过很多最有评论意义的选题,等到反应过来重新策划此选题时,已经错过了新闻的最佳评论时期,已经不再具备时效性。曹景行在清华大学演讲时说过:“对于媒体来讲,第一解释权可能比其他解释更重要。” “9.11”恐怖袭击发生后,央视只是在新闻中简单提及,没有及时深入报道和评论。2002年非典时期和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发生时,在全国上下为之恐慌的时候,各级媒体闭而不谈,在群众最需要媒体答疑解惑的时候,该有的评论却没有如期出现,这反映了我国媒体在重大新闻面前的媒体集体失语。与之相反,凤凰卫视《特别节目》节目的做法是:“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凤凰不间断直播36小时”,并配以多位专家全方位细致深入地评论,奠定了民间“大事看凤凰”的口碑。当然,近年来,我国的媒体在这方面已经有所改观。汶川地震时央视新闻频道全体候不间断播发震区的最新消息,并很好的确保了新闻的时效性,同时,主持人和专家结合的形式对防震工作以及灾后疫情防控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予以解答。类似的还有每年的“两会特别报道”,2013年两会,《小撒探会》将百姓朴素的“民生主张”上升到制度层面加以讨论。但是这样的节目还是太少了,还是有相当大一部分节目还在报道和评论已经相对过时的新闻选题,很难做到新闻和评论同步。
共7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上一篇:
食品安全事件中的网络语言暴力现象研究
下一篇:
《梨园春》改版后的研究
我国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直...
大数据新闻的现状特点及其发展前景研究
国产电视剧的产业化发展研究
浅谈电视节目主持人明星化
电视剧植入式广告研究以《小丈夫》为例
论广告音乐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
地域特征与电视民生新闻...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