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梨园春》改版后的研究(4)
期数 收视率
期数 收视率 前后改版收视率差
郑州 河南 郑州 河南 郑州 河南
第256期 14.30% 19.10% 第338期 13.51% 18.46% 0.79% 0.54%
第257期 12.60% 18.00% 第339期 13.30% 17.46% -0.70% 0.54%
第258期 14.00% 18.70% 第340期 13.15% 16.85% 0.75% 1.85%
第259期 18.50% 23.20% 第341期 12.40% 17.78% 6.10% 5.42%
第260期 18.40% 21.00% 第342期 12.86% 19.69% 5.54% 1.31%
从上表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改版前后收视率变化很大,改版后下滑趋势相当明显。
三、改版后出现的问题分析
全面改版升级后,舞台越来越大,主持人越来越多,评委越来越多,杂项越来越多;然而参赛选手却越来越少,网友怨言越来越多,收视率已大不如从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赛制复杂,戏迷参与的积极性变低
改版之前的赛制简单明了,三人一组攻擂,分数高的就是擂主。而随着《梨园春》的发展,赛制越来越复杂,还增加了才艺展示环节,展示的才艺大多和戏曲无关。比如:街舞、RAP等等。虽说近几年受众群体逐步扩大,少年和青年越来越多,但是受众群体还是以中老年为主。所以另类的所谓“潮”,在他们看来的确有点不伦不类。赛制的变化也反映出现在栏目组的受众定位是不明确的。
由于出生在戏曲之家,从小就耳濡目染,2012年5月,笔者抱着好玩的心态参加了《梨园春》戏迷选拔。海选现场以老人和小孩居多,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几乎没有,所以站在戏迷中间,多少显得有点格格不入。非常幸运的,竟通过了初赛,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等着节目组通知参加复赛。一直到2012年8月份,笔者再次走进河南电视台参加复试。果然是天下戏迷一家亲,在现场也认识了好多热心戏迷。一位戏迷朋友告诉我,他和几个同伴从2011年开始参加海选,快两年时间一直都是从外地赶来参加选拔。几个同伴早已失去耐心放弃参赛只有他还在坚持。这已经是第三次来参加选拔,而节目组的负责人也从未说什么时候可以到现场比赛,来回的奔波使这位戏迷朋友失去了耐心,他说如果再通知还是复赛那就再也不来了。抱着好奇的心态笔者就多问了一些戏迷,大家差不多都是来回好几趟也没个结果,反而弄得身心疲惫。
虽说创新是每个节目发展的必然要素,但是频繁更换赛制和繁复的参赛过程,就会让人产生逆反心理。受众对自己经常收看的节目有一定忠诚度和群体意识,传播学上也有“群体归属” 这一说法。《梨园春》赛制变更越来越复杂,让受众感觉很陌生,并且仅在海选阶段就这么繁复,严重造成了戏迷朋友参赛积极性逐步降低。失去了广大戏迷朋友的参与,也就少了最有力的支撑。
(二)节目日趋综艺化,脱离了以戏为本的理念
随着快餐文化的普及,许多栏目都加入了“娱乐”这一元素。但是把娱乐综艺引入到传统节目中要把握好度,否则不仅达不到拓宽受众群的效果,还会失掉原来的核心受众群。一直以来,戏迷把观看《梨园春》当作一件十分幸福的事。遥想当年全家总动员一起看戏迷打擂,欣赏唱念做打的比拼,聆听专家评审的精彩点评。现如今,整个节目日趋综艺化,尤以增设的“明星嘉宾”和“明星嘉宾表演”这两个板块最为严重。好像整个节目变成了没事故意逗乐的节目;变成了商家挣钱卖广告的节目;变成了明星嘉宾们哗众取宠的节目;变成了几个主持名嘴故意耍贫的节目;变成了为拉票故意煽情挖隐私的节目。
共7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上一篇: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选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
浅议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对细节的把握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传播...
分析电影《恐怖游轮》中的声音应用
十三集网络剧《只为更好遇见你》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
《余罪》中余罪的人物形象分析
《荼蘼》微电影创作说明书
《玲珑》杂志中现代女性形象的建构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