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古代的记者
中国自古就有采风官,他们常常游走于民间,收集在民间道听途说的东西,包括民意民情和民歌民谣,然后整理上报给天子和大臣。古代还有邸报,主要是用于地方官员和皇帝之间传递各种政治消息。“采访官”和邸报已经具有了记者和报纸的基本形态,然而他们仍是主要服务于政府,平民大众并非其受众。
2.2.2  近代的记者
1815年8月5日米怜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与此同时,“记者”这一行业也应运而生。不过当时对于记者这种行业,并没有统一的称呼——开始办近代报刊的人不称记者,署名为博爱者;主持笔政的人称为主笔;而在1872年的《申报》上,对于新闻采访者就有“访员”、“报事人”等近10种称呼。另外当时记者和编辑也没有明确的分别,可谓“采编合一”。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近代的报纸都与政治斗争有关,甚至很多报纸的出现就是为了适应政治需求,当然中国近代还有不少商业性报刊。在这种背景下,许多优秀的记者应运而生——以“韬奋精神”著称的邹韬奋、“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邵飘萍、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中青年记者的优秀成果最高荣誉奖——“范长江新闻奖”的起源人物范长江等,他们的某些看法放到现在都有借鉴意义。
上一篇:跨文化传播下的中国原创综艺节目研究
下一篇: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腐败控制机制

当前中国国产艺术电影的...

论青春偶像剧的正面效应

浅论媒介伦理失范现象

浅析中国地铁广告的独特...

广告视觉文化的道德批判研究

我国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直...

网络直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