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跨文化传播研究相关概念与理论
1.跨文化传播的概念
爱德华•霍尔在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提出了“跨文化传播”的概念。“跨文化传播”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作为人类传播活动的重要构成部分,跨文化传播牵涉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发生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以及人类各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的扩散、渗透和迁移 。跨文化传播贴近着人类的生活,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其交融着,它是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不可或缺的一种传播活动。正是通过跨文化传播,文持了社会系统的动态平衡,整合着社会的协调,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在交通和通讯工具日新月异,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跨文化传播对于我们来说不再是稀罕的事情。而因特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普及,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进行跨文化传播了。在因特网上,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与来自境内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聊天、游戏。如果说传播是一种生活方式,跨文化传播则是“地球村”中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
2.文化接近与文化认同
1998年,“文化折扣”这一概念诞生,提出者为美国学者霍斯金斯,他说“某节目,它根植于一种文化,因而在那种环境里具有吸引力,但在其他地方可能吸引力减弱了。 ”也就是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可能难以理解或接受经由某电视节目传递的观念、行为、文化等等。因为文化差异的存在,在不同国家播出该节目,收视效果可能截然相反。传播的效果由于文化差异而减弱这一现象正是“文化折扣”的着重点。然而,影响力深且广的电视节目或者文化产品适值能够降低“文化折扣”效应,趋于“文化接近”。所谓“文化接近”,是由美国学者斯特劳哈尔提出。可理解为对于那些熟识的或与本土文化接近的文化产品,受众更易接受,文化距离对于节目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影响正是他所强调的。根据文化接近理论,《Running Man》之所以能够在我国、泰国、日本等很多亚洲国家传播并且流行,主要的原因便是文化接近性,无论是服饰、风俗抑或是文化价值观方面,都有类似甚至相同的地方,该节目的整体观赏性并不受语言障碍所困。
正因文化接近,文化背景相仿,便有了文化认同。同一类型的电视节目,受众往往选择与自己文化背景以及文化认知相似的内容,比如观看英剧、美剧的受众整体来看会相较观看韩剧的受众少,因为受众更易理解与中国文化接近的韩国文化。受众因为这种文化接近,潜移默化中便形成了认同。伴随着文化差异,《Running Man》基于受众熟悉的内容上,逐步输出差异的部分,进而达到传播价值观的目的。
对本国以及异国的文化认同都是文化认同的范畴。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与该国家民众文化认同感的强弱成正比。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对异国的文化认同是重点。当今,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以及文化软实力态势高低取决于其他国家的民众对于本国的文化认同感的强弱。
上一篇:受众本位主流媒体讲好中国故事模式探析
下一篇:《正确的位置》作品导演阐述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传播...

分析电影《恐怖游轮》中的声音应用

十三集网络剧《只为更好遇见你》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

《余罪》中余罪的人物形象分析

《荼蘼》微电影创作说明书

《玲珑》杂志中现代女性形象的建构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