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的企业培训理论既强调科学地挑选员工,即在应聘阶段选用有学习能力与工作能力的员工,又要求对他们进行科学地培训教育。著名学者麦克斯·玮柏认为,只有接受到科学并且足够高效的培训,员工才能获得显著的绩效提升。同时,欧美国家的企业内部培训同样强调体系,他们认为企业培训应当相同拥有自身特有的评判体系,有足够的数据支撑,以达到能够进行培训评估地要求,以此为基础建立模型。并且,西方的学者推崇员工应当作为一个集体参与培训,希望借此以整个组织的视角来考虑单个员工的培训问题。而在现今地社会环境下,互联网的产生让培训数据化以及整体化成为了可能。根据网络调研显示,从2004年起,我国就已经个人教学网站就已经成为中国网络媒体重要的一部分,远程教学成为一项重要内容。而国外的网络培训教学发展由于比中国起步更早,其发展程度更为完善。二十年前,美国就有了将网络教学大规模向社会推广的计划。而现今,线上培训在广大东方国家还是一个新兴产业。
新员工的入职培训与老员工的技术培训,对于企业发展都是势在必行的。由于没有系统的持续化的培训,许多人的职业技能逐步落后,并失去价值,因为技术原因,外包和经济疲软加剧了他们的谋生能力的退化。尽管年长的美国人没有像该国的青少年和年轻人那样面临高失业率,但当他们确实失业时,他们的失业人数仍然是青少年的两倍多。
尽管对再培训需求的刻板印象是老年工人,但美国和整个欧洲共同体(经合组织)和非洲的青年都面临同样的问题。他们拥有的技能与雇主积极寻求的技能之间的差距很大,并停滞在他们的就业前景上。目前在美国,心理学,历史和表演艺术占大学学位的22%。然而,技术人员对技术和工程领域的需求目前在授权学位的5%。“在英国和美国,很多拥有昂贵文科学位的人都发现不可能获得体面的工作,”“经济学人”2013年4月27日的一期报道称,“补充说,在北部非洲,有学位的求职者面临的失业水平是未经评估的候选人的两倍。所以,即使是对高学历的员工,失去了与之匹配的职业技术,也会有落后于时代,失去职场的晋升前景的情况。由此更加说明了在世界范围内企业培训都是至关重要的。
2、发展趋势
首先,在飞速发展的中国,企业培训体系已逐步完善,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经营范围扩展到了培训行业。在今天,每三家企业,就有一家配有自己专门的培训讲师或购买了外包的培训服务。不论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都必须通过专门的训练确保自己的技术水平以免被淘汰。在企业希望自己的员工走专业化的道路的同时,培训机构也希望自己的培训讲师提高专业技能。这时,能够准确了解企业的需求成为了这些机构的商机。
其次,企业的培训逐步从普遍的技术需求转化为了定制化的专项训练。在今天,企业对于技术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懂技术,而是要求更多的学习来为企业谋求更多的利益,同时,企业文化学习也成了企业内部培训的新宠,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文化的灌输提高企业内部凝聚力,防止人才流失。在这一背景下,外包的“培训定制”服务完美地契合了这一需求,企业无需雇佣专门的培训人员来培训各式各样的不同内容,对于膨胀的需求,公开课这一形式已经悄然被外包的培训服务取代,“既要整体化,又要个性化”这个看似矛盾的口号成为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