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铅锌尾矿蒸压硅酸盐制品性能研究(3)
蒸压加气混凝土通常以所用的基本组分材料名称而命名,如水泥一石灰一砂加气混凝土,水泥一矿渣一砂加气混凝土,水泥一石灰一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等。蒸压加气混凝土在世界上没有统一的名称,在我国称为蒸压加气混凝土(Autoclaved Aerated Concrete),有的称为气泡混凝土(Gas Concrete)如北欧国家,有的称为蒸压轻质混凝土(Autoclaved Light-weight Concrete),在美国等北美国家又称为蒸压多孔混凝土(Autoclaved Cellular Concrete)。
1.3.2国外的发展与应用
混凝土的加气方法最早在1914年发明[11]。德国教授Miherlis在1880年最早发明了高压蒸汽养护的方法来养护灰砂砖。
1923年,瑞典人埃克森取得了以铝粉为发气剂工业化生产加气混凝土的专利,1929年开始建厂生产,1930年正式在市场上流行。欧洲国家为加气混凝土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经过不断地研究开发和完善,形成了伊通(Ytong、西波列克斯(Siporex)、海波尔(Hebel)、鸟尼泊尔(Unipol)、求劳克斯(Durox)和塞尔康(Cellcon)等吹冰大专利技术,并在世界约50个国家建厂生产,年产量约5000万立方米,用于墙体和屋面。
加气混凝土产品在欧洲的瑞典、德国等国家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用在四层以下的住宅、公寓以及一些公共设施中。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形成了相应的应用规程和标准[12]。在德国,加气混凝土被称为“两性建筑材料”,具有可满足建筑力学要求和建筑
物理
要求的双重性能。又加之德国官方对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AAC的应用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美国政府也充分考虑加气混凝土在住宅建筑上的经济投入已逐渐增多,在1999年正式发起了PATH (Partnership for Advancing Technology in Housing)。研究中,其中最重要的目标和任务就是:研究并确定蒸压加气混凝土(AAC)这种极具潜力的材料的各类信息,进行研究、归纳、总结,以期在住宅建筑应用中有更大的进展。
目前,国际建材与构件研究试验所联合会(RILEM)和国际建筑试验防会中有两个拥有许多国家专家的加气混凝土技术委员会:一个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和改进加气混凝土使用性能的标准测试方法,另一个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有关加气混凝土构件计算和设计国际模拟标准,标准的内容包括材料性能、计算原理、建筑工程施工、采用计算技术设计构件和经济核算等。这两个技术委员会的研究工作对于世界加气混凝土工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加气混凝土材料基本性能、基本构件计算分析和设计应用上都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13]。
1.3.3国内的发展与应用
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开始研究加气混凝土,并试产了少量产品。1965年,我国引进瑞典西波列克斯公司加气混凝土生产成套技术,在北京市加气混凝土厂建成年产量千万立方米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生产线。这是我国工业化生产的开端。此后,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相继建成100多个生产线。大型厂采用伊通、海波尔、鸟尼泊尔等专利技术,小型厂采用我国自行研究开发的生产技术。国外技术和设备的引进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加气混凝土工业的发展,加快了我国加气混凝土技术进步步伐[14]。
目前,在我国AAC砌块还主要用作围护墙,其应用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如果采取有效的措施将AAC砌块用于承重多层砌体结构中,将加气混凝土的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其承重能力合二为一,不仅能够有效地替代粘土实心砖,而且还能满足当前国家对房屋建筑两步节能的标准。这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基于此想法,我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单位对AAC的物理和力学性能、砌块墙体和砌块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做了初步的探讨。我国在不断的研究与应用中也逐步的形成了配套的规程及行业标准。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和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主编了《蒸压加气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7-84(以下简称规程),并在全国各地建造了一些试点建筑。后来在JGJ17-84的基础上,按照《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68-84)要求,参考以前10多年的加气混凝土应用技术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了修改,成为《蒸压加气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7-XX报批稿),报批稿主要在材料的计算指标和结构构件计算两大方面对原规程做了修正和补充。近几年,本课题组对加气混凝土承重砌体的抗剪性能和承重体的抗震抗剪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取得了初步的工作成果[15]。
共9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上一篇:
AZ31镁合金TIG焊焊接工艺研究
下一篇:
镁合金室温力学性能尺寸效应研究+文献综述
铁尾矿烧结陶粒的制备工艺XRD分析
利用铁尾矿制备烧结砖的研究
铁尾矿制轻质陶粒工艺研究+文献综述
铅锌尾矿的综合利用工艺方案和配方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