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29)
(4)、数据汇总
为了方便对隧道监测成果进行分析,所有经过温度补偿的应变数据,将按所属监测线路分别存放在EXCEL文档中,原先的纯文本文件则指定存放在历史档案中,以便于将来查询。
(5)、健康诊断
2004年3月16日18时起,白泥井3号隧道进入昼夜连续应变监测,采样间隔为2小时,至3月17日14时最后一批结束,共采集11批数据。
如图5.8所示,以2号线为例,由11批应变数据绘制成的11条应变曲线吻合良好,这表明在这段时间里,光纤应变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只是在局部区域有细微差异。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这段时间里光纤应变发生的细微变化,必须将光纤的初始应变扣除,但由于在2004年3月16日之前没有可参照的基准值,因而只有将2004年3月16日18时测得的应变数据作为基准值,以后的10批数据都要减掉它,这样产生的数据便是各时间段相对2004年3月16日18时这个特定时间段里的光纤相对应变。
图5.8 2号线2004年3月16日昼夜连续监测11批数据的应变分布图
对扣除了基准值的2号线10条应变分布曲线进行放大,纵坐标尺寸由图5.8中的(0με,3000με)放大至图5.9中的(-300με,200με),横坐标保持不变。
图5.9 2号线2004年3月16日昼夜连续监测扣除基准值的10批数据的应变分布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10条应变分布曲线基本集中在纵坐标(-100,100)这个区间内,上下浮动不大。个别局部区域的应变超出了这个范围,大致可分两类:
1).K84+383.5和K84+405附近区域,应变上下波动很大。对K84+405局部放大后发现应变曲线波动很有规则(见图5.10),怀疑是数据处理造成的差值效应。将这两个区域的发生位置,同图5.8中两个大应变区相比较,完全吻合,证明是由于光纤初始应变过大所带来的数据处理误差。
图5.10 2号线在K84+405附近区域的 图5.11 2号线在K84+376附近区域的应变分布图 应变分布图
2).其余的异常区域都分布在K84+321.6、K84+348.4、K84+377、K84+399.65、K84+422.2、K84+447.6、K84+469.65、K84+494.8和K84+517.1这些冗余段光纤的附近,主要表现为应变曲线向上突起,以K84+377为例,应变曲线在K84+377处出现最高峰,随后陡降(见图5.11),这是由于2号线在K84+377.8的位置布设有冗余段,与结构应变没有直接联系,只承担温度计的作用,因此在数据处理里便将这部分区域的应变数据扣除。但由于BOTDR的1m距离分解度的干扰,K84+377.8附近结构内光纤的应变也受到空气温度场温度变化的部分影响,因而应变测量值会较其它区域高出一些。
因此,2号线出现的这些异常区域,只是测量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与隧道结构变形无关。对其余1、3和4号线的分析也发现类似的现象。从定性的角度来讲,这4条监测线路的应变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发现明显的结构变形。
为了进一步量化结构变形的程度,暂不考虑个别异常区域对隧道整体的影响,假定隧道沿轴线是一个均匀整体,那么将各时段的监测数据取平均值,就可以画出一条以时间为横坐标的隧道整体变形曲线,见图5.12。
图5.12. 1号线和2号整体应变平均值图 图5.13.2号线各冗余段光纤应变测量值随时间变化趋势图随时间变化趋势图
图5.12中的黑色正方形点折线表示1号线整体变形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红色圆形点折线表示1号线整体变形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大体上,两条线都是围绕X轴上下波动,但幅度不大,基本保持在(-50με,50με)的区间内,1号线上下波动的区间更小,仅为(-25με,25με)。考虑到BOTDR的测量精度在(-40με,40με)之间,因而基本可以认定1号线整体上没有发生明显变形;采用同样的方法对3号线10个断面和4号线进行的量化分析后发现,这两条监测线路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形;但是,2号线的波动区间超出了仪器的测量精度所限定的范围,所以需要进一步的分析。
共43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下一页
上一篇:
四层办公楼建筑与结构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下一篇:
埃尔顿酒店中央空调系统设计+CAD图纸
DCFRP分布式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自感知特性研究
LabVIEW人工岛基础设施光纤...
LABVIEW分布式光纤传感自动采集系统开发
MATLAB超长光纤光栅沉降管挠度计算算法研究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