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四层独栋别墅VRV空调系统设计+CAD图纸(12)
22:00 233.74 106.02 28.2 2462.7
由表3.8 可以看出,最大冷负荷出现在16:00,其值为3121.6W,
,
3.3 大金VRV空调配置和新风系统
3.3.1 大金室内机的配置
表3.9 各区域的冷负荷
区域 面积(㎡) 最大冷负荷(W)
一层 客厅+门厅+休息区+餐厅+厨房风口 74 16180.7
客房 16 3121.6
二层 卧室 13.5 2618.4
小孩房 15.5 3034.8
家庭室 27 5824.4
三层 主卧室+更衣室风口 22.5 6217.4
书房+卫生间风口 7.5 1500
区域 面积 机型 尺寸 制冷量
一层 客厅+门厅+休息区+餐厅+厨房风口 74 FXDP71 200*1100*620 7100
FXDP71 200*1100*620 7100
客房 16 FXDP32C 200*700*620 3200
二层
卧室 13.5 FXDP32 200*700*620 3600
小孩房 15.5 FXDP32 200*700*620 3200
家庭室 27 FXDP63 200*700*620 6300
三层
主卧室+更衣室风口 22.5 FXDP63 200*700*620 6300
书房+卫生间风口 7.5 FXDP22 200*700*620 2200
表3.10 根据上述冷负荷来配置大金VRV 室内机 以及外机的机型
3.3.2 室内机机型选定和其特点
针对该工程的具体特点,从系统使用的效果上以及客户对家居环境要求,采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中相关规定,从空调房间结构,人员分布朝向,功能等因素来考虑选用相应的空调室内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使用效果以及美学角度考虑,最终选用大金VRV-R410系列的变频一拖多空调系统,空调室内机形式:暗藏式风管机与室内装修相协调。
此内机的特点
(1) 天花板安装,节省空间
(2) 灵活的出风设计,不但使风量和温度分配均匀,而且适用于不规则的空间
(3) 薄而轻的机体也很好的配合高档装修。
(4) 噪音低使空调环境更好安逸宁静
由上述配置表计算得出室内选定机型的总冷负荷为39KW.根据大金公司规定室内外超配不能过130%,故选定外机为RHXYQ30SY1制冷量为30KW,该外机为三相50HZ380V电源。外机尺寸为H*W*D (3360*2480*1530) 机外静压外78.4pa,夜间运作为48分贝。
3.3.3 新风机组配置
新风系统是由风机、进风口、排风口及各种管道和接头组成。安装在吊顶内的风机通过管道与一系列的排风口相连,风机启动,室内受污染的空气经排风口及风机排往室外,使室内形成负压,室外新鲜空气便经安装在窗框上方(窗框与墙体之间)的进风口进入室内,从而使室内人员可呼吸到高品质的新鲜空气原理是:采用高压头、大流量小功率直流高速无刷电机带动离心风机、依靠机械强力由一侧向室内送风,由另一侧用专门设计的排风新风机向室外排出的方式强迫在系统内形成新风流动场。在送风的同时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新风过滤、灭毒、杀菌、增氧、预热(冬天)。排风经过主机时与新风进行热回收交换,回收大部分能量通过新风送回室内。借用大范围形成洁净空间的方案,保证进入室内的空气是洁净的。以此达到室内空气净化环境的目的。按照换气次数校核议公寓、别墅等住宅的换气次数为0.35次/小时以上(包含0.35次/小时)主机的风量》住宅面积*换气次数*住宅层高
共32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上一篇:
基坑支护结构取水管顶管工作坑计算书
下一篇:
小区给排水和消防设计说明书
四层某校综合楼消防设计
论别墅价值【1841字】
别墅建筑景观设计的表现...
四层某IT研发中心建筑与结构设计
扬州邗江区某高校四层医院建筑及结构设计
某会议培训中心建筑四层框架结构设计+图纸
合肥市华海混凝土厂房四...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