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中:
Q c()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A——外墙和屋面的面积,㎡ ;
K——屋面和外墙的传热系数,W/( ㎡ .℃);
t c() ——外墙和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t n ——室内设计温度,℃;
tc——修正后的外墙和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度,℃;
td ——地区温度修正值,℃;
kα——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
kρ——外表面吸收系数修正值;
(2) 内围护结构冷负荷
内围护结构是指隔墙及内楼板,它们的冷负荷也是通过温差传热(即与邻室的温差而产生的,这部分可视为稳定传热,不随时间而变化,其计算式为:
(3.2)
式中
K i ——内墙或内楼板传热系数,W/(㎡℃);
Ai ——内墙及内楼板面积,㎡;
t w. p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Δt f ——附加温升,取邻室平均温度与室外平均温度的差值,℃;
(3) 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在室内外温差作用下,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