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上海机构养老中精神慰藉服务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2)
(二)社会工作介入的必然性 11
1.现行养老模式仍有诸多缺陷 11
2.社会工作独特的价值和理念 11
3.社会工作专业的方法与技巧 12
(三)相关对策建议 13
1.对政策环境的建议 13
2.对优化介入服务的建议 14
3.按需开展介入服务 15
四、结语 16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s 17
附 录 19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
1. 老年群体精神慰藉缺失亟待关注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1]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老年群体在生活中的需求已经不再停留于仅仅只是吃饱穿暖的物质层面,而是上升到了精神慰藉层面,因此其精神需求问题正在日益凸现出来。比如老人们时常感到寂寞孤独、情感无处宣泄、自卑无价值感等。据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的一份调查
报告
显示,上海有60%以上的老人对生活条件感到满意,但同时有30%的老人有“越老越不中用”的想法,有15%的老人“遇到事情想不开”,有5-10%的老人经常感到紧张、害怕、孤独,以及对自己的事情不能做主[2]。而从2013年起,新增老龄人口中80%以上将为独生子女父母[3],这意着他们更有可能因子女不在身边陪伴而产生空巢情况并继而出现精神慰藉缺失问题。亦有资料显示:43.8%的子女认为目前老人最需要解决的困难是精神孤独,44.6%的老人目前最需要的服务是精神慰藉[4]。鉴于以上种种精神慰藉空白,美国知名心理学家约翰•卡乔波指出:“孤独会对老年人产生严重的健康影响”[5]。可见,精神慰藉的缺乏必然会使老年人产生孤独感,并由此影响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上海作为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特大型城市,老年群体的精神慰藉问题已经切实摆在了所有人面前,亟需我们的关注。
2. 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机构的精神慰藉服务
机构养老是社会化养老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指的是有别于传统家庭养老的、通过社会途径,以社会制度保证的养老方式[1]。机构养老方式的优势在于:服务专业化;居住环境好,无障碍设计;休闲时间多,集体生活能排解孤独;减轻子女负担;符合老人独立生活的尊严感,甚至有再婚选择的可能。而劣势在于:需要重新适应环境、重建人际关系,容易与其他人发生冲突;养老成本高,需要额外支付基本生活设施租赁费用;缺少精神慰藉;身体状况要求是半自理的[2]。
由于我市多数养老机构已经对居住其中的老年人的精神慰藉问题相当重视,所以老年社会工作的介入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应运而生并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本身作为一门专业化的助人职业,同时结合我市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状况,正以其独特的价值观、服务理念和工作方法,逐渐促进和满足养老机构中精神慰藉服务的专业化发展需要。
但目前无论在理论或实践层面,两者的结合仍处于初期阶段:上海市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
管理
和文体娱乐活动等方面,但在如何做好老人精神慰藉方面,因为涉及到老年心理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性别学等专业知识,尚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学界很少有研究关注到这个课题。因而如何让此二者结合得更加紧密,让社会工作为老年人提供更完善、更专业的精神慰藉服务,亟需相关研究的补充。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初探上海老年人社区养老现状与模式
下一篇:
独居老人精神赡养问题的研究
上海浦东新区长期护理服务质量研究
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知识素养调查
互联网语境下上海当代艺...
个体化时代的空巢青年研究上海市的田野调查
上海高龄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研究
上海市松江区区域旅游产...
对接上海自贸区的对策研究以镇江为例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