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上背景,从零售业物流的角度,总结出我国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式以及企业在选择配送模式时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华普建设配送中心的详细探究,最后针对现阶段我国连锁超市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在配送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系统、物流配送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对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还没有完善的理论成果[1]。对配送模式的归纳有以下几点:
(1)总结出了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零售商自营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和共同配送的定义[2]。
(2)研究分析出了国外发达国家物流配送方面做的好的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3)对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的理论成果进行稍作改变的再次研究,但是很多的分析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研究探究方法多使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李钢在“我国零售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模式分析”中提出了我国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并说明了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结合自身的条件和周围的环境应该采用的配送模式[3]。对零售业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杨善林在“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发展对策研究”中针对性的提出了国内零售业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分析了不同规模层次的零售企业应该采用的配送模式[3]。
总的来说,我国对零售企业配送模式的研究仍在不断探究阶段,尚没有形成完备的理论成果。
2.国外研究现状
欧美国家,对配送形式的研究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成果。针对不同规模的零售公司在不同阶段总结出了不同层次的物流配送形式。不仅仅是理论分析,更是应用到了实际企业当中,真正解决了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的最主要的问题。
密西根大学的斯麦基教授主张的物流配送模式应该要达到7R原则[4]:优良的质量
(rightquality)、合适的数量(rightquantity)、合适的时间(righttime)、合适的场所(rightplace)、良好的印象(rightimpression)、合适的价格(right price)和合适的商品(rightcommodity)。
美国运筹学家沙旦给出了一种将决策者定量计算和定性判断有效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法——层次分析法[5](Th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该方法集中把一些冗繁的问题细化成各个小的因素,然后按照支配分组形成有顺序的递阶层次结构,利用1-9和它们的倒数构造出判断矩阵,层层对比,以找出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总的顺序[6]。
目前,国外的一些零售业的物流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沃尔玛的物流配送就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但由于国内外的发展和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应该以从国外已经相对完善的的物流配送体系中学习。
(三)本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应用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的有关理论,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归纳了现阶段我国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主要不足。随着连锁零售业规模的逐渐扩大,慢慢地也可以看出物流成本高、资金周转率低等问题,这些不足的弥补是连锁超市战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物流连接了连锁零售业的整个供应链过程,对连锁超市的战略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本文基于以上背景,通过实证分析,分析各因素与零售企业配送模式的选择使用,并从华普配送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中学习,对中国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