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变更资本结构 11
4.2.2 发挥杠杆效益 12
4.3 合理分配内外部融资 13
4.4 优化股权集中度,实行股权多元化 13
4.5 完善法律法规,规范资本市场的建设 13
4.6 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理念与综合素质 14
4.7 建立激励机制 14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浅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资本结构优化
0 引言
作为财务运行的驱动力,财务管理目标约束着财务运行的基本特征与发展的方向。财务管理目标的不同也会带来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的不同。因为,财务管理目标引领企业财务的运行,若设置有所偏差,那么财务管理的运行机制的合理性就很难得以保证。
资本结构指的是企业资本和负债的比例关系,代表着企业资本的价值构成和比例关系,是筹资组合所带来的结果,资本结构的合理性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生存发展,影响企业的财务目标。
只有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才能有助于帮助企业实现资本结构优化,合理使用企业资金。因此,研究财务管理目标与优化资本结构显得很重要。企业应该针对财务管理目标来制定与自身相适应的资本结构优化方式。
本文通过研究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分析了我国现在企业的资本结构,提出了企业现阶段存在的资本结构上的问题,并且相应的给出了资本结构优化过程中的一些建议。
1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理论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活动的起点,是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标准和方向。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包括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以及企业价值最大化[1]。
1.1 利润最大化
一般来说,企业将获得利润作为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目标。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反映了企业的企业期望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多的利益。企业将利润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出发点是:
(1)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获得利润的多少能直观地说明其市场竞争力水平以及生产经营成果。公司获取的利润越多说明企业所创造的财富越多,从而更加接近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正因为利润是可以让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可以认知并且可见的,所以将其作为企业的目标有一定的合理性。
(2)利润是企业在制定生产经营活动的事前计划要考虑的重要目标之一。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运用盈亏平衡分析法、变动因素分析法、敏感系数分析法等,这些都是建立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上的。在目标利润已知的情况下,企业通过分析产品的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数量以及利润,来掌握企业的盈亏变动规律。企业以此为基础来分析以及进一步评价企业的业绩和行为是否合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后企业通过加强财务管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实现投入产出的最大化目标。
(3)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财务目标可以补充企业资本,扩大经营规模。对于创建不久的企业而言,更倾向于选择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这是由于还处在初步认识和适应市场的阶段,产品的销售量不稳定、现金流量的波动较大,筹集和运用资金能力较差。
然而由于利润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也有一定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