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职业倦怠和学习倦怠文献综述
一、选题的意义及
研究
状况(一)选题意义:大学的各种环境与高中时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高中升学压力大,大学没有升学压力;高中可自由支配时间少,大学生除了较少的上课时间外都是自由时间;高中时家长和老师督促频繁,而大学时几乎是自己监督自己。因此,走出了象牙塔的学生步入大学时极易产生厌恶学习的情况。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说:大学生学习态度非常好的比例只占大学生整个群体的8.5%,大学生在基础课逃课率在25%以上,专业逃课率在20%左右,公共课的逃课率更是在50%以上,在一些高校中因为不喜欢所学专业而产生厌学的学生比例在40%,甚至有很大一部学生最终选择退学的道路。已有研究表明,现在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态度不积极等现象。
国内外
研究发现表明,大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产生的学习倦怠的现象,其严重程度甚至高于助人行业的工作者(医生、社会工作者等),因此学习倦怠的研究刻不容缓。而90后大学生面临一个大学扩招影响初现的特殊时期,
教学
质量下降、普通大学文凭贬值、就业形势严峻等一系列问题,极易导致他们产生学习倦怠的情况。因此,在当今就业难的形势下,如何解决90后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问题对于增强就业信心提高就业率来讲至关重要。44944
(二)研究状况
1.国外研究
现状
从70年代中期(1974年)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开始,对于倦怠的研究在各领域开展,但是关于学生的学习倦怠(1earning burnout)研究却很少(Maslach,1997)。随着倦怠在工作领域中的进一步研究,很多学者也开始在学生学习领域进行倦怠的研究。
(1)Pines&Kafry(1980)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由于课业压力或负荷而对学校课业及学习活动热情逐渐消失,对同学的态度冷漠等一些对学校课业抱着负面态度的现象。
(2)Meier&Schmeck(1983)以心理系大学生作为倦怠研究对象,把倦怠定义为一种状态。即个人由于工作欠缺价值强化,控制结果或个人能力,却未得到预期的报酬和相对的惩罚,强调认知、行为和情感方面的倦怠。
(3)Rick Low(2001)则认为当学生无法有效地对付压力—学校资源不够或是朋友不帮忙
论文网
,这时学生就会觉得空虚,精力被耗尽时就会出现倦怠。
但不足之处在于他们往往把职业倦怠的研究特征会因为“在工作中个人和社会环境的配合不当(mismatch)而触发”,这种“配合不当”在工作场所比在学校更经常发生,基于此,她认为不应该把学生和倦怠放在一起。
2.国内
研究现状
就国内研究看,我国关于“职业倦怠和学习倦怠”的研究起步更晚,其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更多借借鉴国外的经验。近几年来,“学习倦怠”的研究在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学者们站在不同层面探讨与“学习倦怠”相关的问题,相继对学习疲劳、厌学等现象进行了探讨。台湾学者张治遥和杨惠贞研究认为,课业压力或课业负荷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倦怠,学生学习倦怠会导致学业成绩差、上课迟到早退、甚至休学等情况发生。国内学者曾玲娟认为,大学生学业倦怠主要是长时期处于较高的压力之中,学生自身对压力调适不当而引发的学业方面的问题。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主要是:传统文化的积重难返、就业环境的紧张与不公、家庭背景的贫富差距。连榕认为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反映了大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学习倦怠是由于学习的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产生的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就业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下一篇:
公益性岗位开发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VAR模型研究货币政策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滚动轴承和模糊聚类算法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会展活动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钢铁供应链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车辆转向架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营改增税负的影响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