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试析我国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道德失范(3)
是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当地的媒体出奇的沉默。不仅如此,百度对三鹿奶粉有关三聚氰胺的相关搜索内容也做了技术处理。只有后来《东方早报》的记者简光洲,引起大面积反响后,全国媒体才跟进报道。百度上有关三鹿的负面消息也逐渐多了起来。
三鹿奶粉事件从事发,这期间全国那么多媒体,尤其是当地媒体都当这件从来没有发生过而是选择集体沉默,这是有着深刻原因的。单从表面上,是遵守关于重大事件新闻报道审批程序的原则,实际上是遭遇政治、广告客户、金钱、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面对这些压力,媒体选择了沉默,而没有履行其社会责任。在重大事件中,新闻媒体的失语现象,带来的伤害是双方面的。不仅伤害和欺骗了公众,更为严重的是伤害了媒体自身。在一些重大事件中,公众赋予媒体的期待使得媒体的权利和地位要比其他职业显得更为重要。一旦媒体因为政治、市场、人情等原因选择了沉默,那么其在公众心目中的权威、公信力会急剧下降。而要在后续的公众面前重建这种公信力则很难。
(二)过度解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媒体为了抢发新闻争取读者,相互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甚至一些媒体和记者为了迎合大众的猎奇心理以及某些人的低级趣要求,便使出浑身的解数挖掘相关新闻的趣性。如2003年娱乐圈内的爆炸性新闻:张国荣之死。有些媒体如《东方日报》,不但对张国荣生前其红颜知己、同性爱侣、前任女友等一个个挖了个底朝天,其生活私事也被媒体发挥的淋漓尽致,诸如:“度假屋揭秘”,张国荣的衣食住行和吃喝玩乐等。恶俗煽情的语言更是屡见不鲜,正如有的学者所批评的那样,有些媒体对张国荣的死进行渲染,称其为“诗意的逝去”,“用死亡完成了一个传奇”,以及“为了让青春永驻,画上一个美丽的句号”等。再者,如2013年4月5日北京台播出的:“逝去十年,永远的张国荣”这一期节目,又是通过一系列的策划用一些较煽情的语言来讲述张国荣生前的种种,包括童年、家庭、爱情、事业等等。主持人说2007年7月31日张国荣在香港的世界巡回演唱会,是其一生中最为巅峰的瞬间,然而也就是从这天开始辉煌的背后似乎已经危机四伏,很快一切将成为定局。那么作为媒体不是当事人,怎么能知道这暗藏杀机,没有任何证据,怎么就这样信口雌黄,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媒体的再次炒作,这样煽情的语言是不负责任的,社会影响也是恶劣的。
(三)缺乏人文关怀
2011年10月引发国人震惊和反思的“小悦悦事件”。最痛苦的则是该事件中小悦悦的父母。然而新闻画面中却一度出现小悦悦母亲曲女士长跪在地上拍打自己的画面。然而我们的记者却反复的问曲女士怎么没有看管好自己的孩子,这个事件即使已经过去了几天,但依然还有记者对有关当天的情形对她穷追不舍,这无疑再揭开别人的伤疤,在他们伤口上撒盐。曲女士表示不愿意回忆当天的情况。
同时监控录像中小悦悦的不幸遭遇的场景在各大电视台以及视频网站反复播出,汽车一次又一次的在小女孩身上碾过的图像,淡然路过的行人。一览无余地反复展现在全国观众的眼中,很多电视台播报的画面都没有经过任何技术处理就直接播出。我们的媒体在对冷漠的路人进行一次次批判和抨击的同时,是否能够想到自己的报道还具有人性化思考和人道主义的关怀。假如是小朋友或未成年人面对这样的画面,他们的幼小的内心会留下什么印象,会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媒体的做法是否严重背离了我们所谓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范畴。
共7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上一篇:
饮食类节目发展现状探析
下一篇:
道德类电视公益广告的议程设置研究
我国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直...
自媒体时代网络播客内容创业的路径研究
浅析大众媒体的返乡报道现象
自媒体环境下的品牌传播...
自媒体品牌的社群营销模...
从央视春晚广告看我国消费文化变迁
论微时代媒体微博在突发性事件中的舆论引导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