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单逆变器拖双电机的DTC控制+PSIM仿真(5)
(2) 定子电阻变化的影响
直接转矩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是定子磁链观测,而定子磁链的观测要用到定子电阻。采用简单的u-i 磁链模型,在中高速区,定子电阻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考虑,应用磁链的u-i 磁链模型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在低速时定子电阻的变化将影响磁通发生畸变,使系统性能变差。因此,如果能够对定子电阻进行在线辨识,就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定子电阻变化带来的影响。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参考模型自适应法、卡尔曼滤波法、神经
网络
以及模糊理论构造在线观测器的方法对定子电阻进行补偿,研究结果表明,在线辨识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3) 磁链和转矩滞环的改进
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一般对转矩和磁链采用单滞环控制,根据滞环输出的结果来确定电压矢量。因为不同的电压矢量对转矩和定子磁链的调节作用不相同,所以只有根据当前转矩和磁链的实时值来合理的选择 电压矢量,才能有可能使转矩和磁链的调节过程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显然,转矩和磁链的偏差区分的越细,电压矢量的选择就越精确,控制性能也就越好。
(4) 效应的解决
为了避免上下桥臂同时导通造成直流侧短路,有必要引入足够大的互锁延时,结果带来了死区效应。死区效应积累的误差使逆变器输出电压失真,于是又产生电流失真,加剧转矩脉动和系统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在低频低压时,问题更严重,还会引起转矩脉动。死区效应的校正,可由补偿电路检测并记录死区时间,进行补偿。这样既增加了成本,又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软件实现的方法,即计算出所有的失真电压,根据电流方向制成补偿电压指令表,再用前向反馈的方式补偿,这种新型方案还消除了零电压箝位现象。除了以上几种最主要的方面外,一些学者还通过其他途径试图提高系统的性能。
1.2.4 直接转矩的发展前景
十多年来,在
国内外
直接转矩控制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许多文章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新的见解和方法,特别是随着各种智能控制理论的引入,又涌现出了许多基于模糊控制和人工神经网络的DTC系统,使得控制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是借助于控制环节来实现的,改善和优化各个环节的结构,必然有利于控制系统性能的提高。下面简要介绍一些对直接转矩控制中各控制环节的研究情况。
(1) 磁链调节器和转矩调节器的细化改进
传统直接转矩控制一般对转矩和磁链采用单滞环控制,根据各滞环的输出结果确定当前的电压矢量。因为不同的电压矢量在不同的瞬间对转矩和定子磁链的调节作用互不相同,所以,只有根据当前转矩和磁链的实时偏差合理地选择电压矢量,才有可能使转矩和定子磁链的调节过程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显然,转矩、磁链的偏差区分的越细,压矢量的选择就越精确,控制性能也就越好。人提出了一种定子磁链的双层滞环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新型的定子磁链双层滞环比较器代替了传统的单滞环比较器,并采用新的双层滞环比较器进行转矩控制,同时修改了传统的开关选择表的部分内容,它通过改进转矩调节器和磁链调节器的结构,细化了转矩和定子磁链的偏差区分,提高了系统的性能。磁链调节器和转矩调节器在结构上相同。采用这种细化的转矩、磁链调节器的DTC全面改善了系统的动静态性能,有利于减 小了转矩和磁链的脉动。此外,有学者研究了控制系统的采样时间、磁链及转矩滞环宽度对转矩[9],磁链脉动的影响,得出了计算滞环宽度的新公式,对滞环宽度进行优化控制,该公式能够有效降低磁链、转矩脉动和阻止逆变器的开关频率超过预定极限值。仿真结果证实采样新方法的直接转矩控制性能优于经典的直接转矩控制。
共13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上一篇:
交流变换系统中的电压复合技术研究+文献综述
下一篇:
TrueTime网络环境下复杂系统一致性的仿真
单片机数字红外测距系统设计+电路图+程序
基于51单片机自动门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STC89C52单片机智能温度监测系统设计
STC89C52单片机盲人用时钟的设计+电路图+程序
单相电压型逆变电路的谐...
粉料称重装置的单片机控...
plc化工传热单元的自动控制设计+梯形图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