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1感应器与工件间隙尺寸(a) [14]
工件直经(mm)    间隙尺寸(mm)    备           注
>30    2.5~5.0    平面工件间隙1~4mm
<30    1.5~2.5    内孔工件间隙1~2.5mm
表5.1 感应器和工件间隙(b) [14]
工件或淬火部位    加热方法    高频    中频
简单圆柱外表面    同时    1.5~3    2~5
简单圆柱外表面    连续    2~4    2~5
感应圈用壁厚1.5mm紫铜管制成,感应器与工件间隙尺寸为3mm。
(3) 感应(线)圈内径的确定
加热外表面时,感应(线)圈的内径可由下列公式计算。
D=D0+2a                                            (5.3)
式中 D——感应(线)圈内径(mm);
 D0——零件外经,(mm);
a——感应(线)圈与零件之间的间隙,(mm)。
    所以,感应线圈直径D=61+(2×3)=67mm
表5.2 制造感应圈时所用纯铜料的厚度(mm)[13]
感应圈工作时的条件    不同频率时感应圈所用纯铜料的厚度
    200~300kHz    80000Hz    2500Hz
短时加热不通水冷却    1.5~2.5    8~12    12~16
加热时通水冷却    0.5~1.5    1.0~2.0    2.0~3.0
5.3.2  冷却水路的设计
为避免感应器在工作过程中发热需通冷却水,且工件的淬火也需喷水冷却,应合理设计冷却系统。
表5.3设备类型、铜管直径和喷水孔径[14]
设备类型    铜管直径与壁厚    喷水孔直径(mm)    水压(kPa)

中频设备    
φ8.0×1.0
    1.0~1.20    100~200

高频设备    φ5.0×0.5    0.3~0.85    100~200
采用方形或圆形纯铜弯制成感应器时,只需往内通水就可以达到既冷却感应器,又供淬火冷却用水的目的。铜管内径很小时,可用增加出水口数量的方法来提高水的流量。
5.3.3  汇流条的尺寸
感应圈两端与电源的连接部分称汇流条。为减少汇流条的感抗和电阻,应尽量减小其长度和间距,汇流条的间距在1.5 ~3mm之间,为防止接触短路,中间塞人云母片或黄蜡布包扎好。其长度取决于工件形状、尺寸、夹具等具体条件,以小为宜。中频感应器的汇流条与连接板可做成一体,也可做成拆卸式的。
汇流板用厚2mm紫铜板制成。
5.4  小结
凸轮档感应器高度为23mm,轴承档感应器高度为37mm感应圈用壁厚1.5mm紫铜管制成,感应线圈直径为67mm。感应器与工件间隙尺寸为3mm。汇流板用厚2mm紫铜板制成,喷水孔直径1.0~1.20 mm。
 6  冷却方式及介质
6.1  冷却方式
冷却方式分为喷射冷却法和浸液淬火法。喷射冷却是感应加热淬火的最常见冷却方式。
    (1) 喷射冷却法
    当感应加热终了时把工件置于喷射器之中,向工件喷射淬火介质进行淬火冷却。
(2) 浸液淬火法
    当工件加热终了时,浸入淬火介质中进行冷却。
(3) 埋油淬火法
上一篇:铝合金用钎剂组成研究+实验分析
下一篇:镀锌低铬彩色钝化工艺研究

热处理对γ-TiAl基合金的晶界工程研究

CoCrNiNb0.46多主元共晶高熵...

热处理对高氮钢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

铍青铜热处理工艺优化及其组织性能研究

齿轮热处理工艺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

热处理对GCr15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热处理对GCr15钢组织任务书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