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碳纳米管负载碳化钨及其性能研究(3)
b) 机械化学反应法
机械化学反应法与合金化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反应为置换反应。但由于氧化物参与整个还原过程,物料变化复杂,影响因素较多,控制较为困难,因此该法不适宜工业化生产。
(2) 液相法
液相法是以1种或几种可溶性金属盐溶液为前驱体,加入合适的试剂后,通过蒸发、升华、水解等产生沉淀或凝胶等,再经脱水或加热分解而制得纳米粉体的方法 液相法具有设备简单、原料易得、产品组成控制精确等优点;但颗粒易团聚,控制颗粒的分散性是该方法的技术关键。
a) 喷雾转化工艺
喷雾转化工艺( Spray convertion process) ,也称为热化学合成法,由美国的Rutgers大学和Nano-dyne公司共同开发.该技术包括3步:制备和混合溶液喷雾干燥形成化学同相前驱体、经流化床热化学合成纳米相WC-Co。该技术在低成本下可大批量生产粘结性的碳化物粉体。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采用“雾化-干燥固定床技术”研制出WC相晶粒尺寸为60mm的纳米晶WC-Co复合粉体,通过中试,现工业化试产。
b) 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法为液相法中制备纳米粉体最为广泛的方法。许建华等[1]采用此法制备出高表面积的碳化钨。XRD结果表明,该碳化钨为WC和β-W2C的混合物,其中β-W2C的含量很少。N2吸附结果显示,碳化钨样品的表面积为150m2g-1,孔径分布主要集中在3-5nm范围内。
c) 溶剂热法
曾江华等[2]以无水乙醇和WO3分别作为碳源和钨源,用Mg作还原剂,采用溶剂热法在高压反应釜中合成了WC纳米晶,讨论了温度和时间对合成WC的影响及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温度低至500℃时,也可合成吹冰方WC相,其粒径大约在40~70nm。在H2SO4体系中,考察了在Pt/C、WC、WC-Pt/C不同电极上催化氧的还原效果。
d) 超声波法
陈赵扬等[3]利用偏钨酸铵(AMT)的高水溶性和不溶于乙醇的特点,借助超声波技术控制颗粒的团聚,以无水乙醇为沉淀剂在超声波中对AMT水溶液进行瞬间造粒和分散,最后在H2中对前驱体进行还原碳化,制得粒度分布较窄的WC粉体。
(3) 气相法
气相法是指利用气体或将原料变成气相,经
物理
或化学反应,通过骤冷和长大而生成纳米粉体的方法。该法所制的纳米粉体具有纯度高、分散性好、粒径小、粒度分布窄等特点,但该方法所需设备复杂制造成本相对较高,特别是存在尾气(如HCl气体等) 对设备的腐蚀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等缺点。
a) 化学气相沉积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是以易挥发的钨氯、氟化物等为原料,以碳氢化合物为碳源,在高温H2还原气氛中,完成分解、还原和碳化反应,气态产物经骤冷形核和长大,得到无孔、高纯、窄分布的近球形颗粒,其大小和晶型由体系的温度反应物流量及停留时间决定。早在上世纪70年代,研究者就开始了WC的研制,不但进行了原料的优选,还考察了制备条件与颗粒粒径的关系,以及工艺条件的优化。此外,还对WC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W颗粒初形成和随后碳化的2步机理。
b) 等离子体法
等离子体法是以超高温等离子体为热源,将碳氢化合物和W原料(W、WO3或WCl6等)进行分解、碳化等,最终生成WC或W2C。
c) 气-固相还原-碳化法
李继刚等[4]以纳米WO3为原料,C2H2和H2混合气为还原介质,在0.1MPa氢气固定床中,还原得到纳米α-W粉体,在800℃下通入C2H2,碳化反应4h得到10~20nm的WC粉体。
d) 程序升温还原法
共9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上一篇:
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污染的去除方法研究+文献综述
下一篇:
Mo2C饰Pd基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
高弹性掺氮泡沫碳/纳米...
应变量对高压切变复合管...
Cu2O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纳米碳纤维结构表征及工艺优化
梯度纳米结构纯钛轧制行为研究
双稳态在肖特基二极管中的应用
激光液相烧蚀法制备纳米材料过程与机理研究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