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城市社区邻里互动状况及睦邻关系研究(7)
3、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学家霍曼斯(G.C.Homans,1958)采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并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他认为人和动物都有寻求奖励、兴趣并尽可能少的付出代价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人类的社会行为其实是一种商品交换。人们所付出的行为肯定是为了获得某种收获,或者逃避某种惩罚,希望能够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人的行为服从社会交换规律,若某一特定行为大于个人行为的付出,他就越会表现这种行为,繁殖,个体就不会继续这种行为,这就是社会交换。本文所论述的是如何通过社会交换来实现社会资本与社会支持网络模式的运用。
4、网络社区的“交互”理论
网络社区的交互特征使得社区社区成员间建立了各种程度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用互动理论、对话理论、信息沟理论等来解释。
互动理论。自米的开始到后来伯杰等人的发展,已成为系统而成熟的社会学理论。互动模式可以分为焦点互动、非焦点互动。按互动的关系可以划分为单中心互动模式、多中心互动模式、跨网互动模式、两两互动模式和单向互动模式。
对话理论。最早是由巴赫金提出的,在其理论中,对话的前提是对个体的最终,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加里森在1989年提出来交互控制理论,之处交互影响是通过对话和讨论寻求理解与知识。
“信息沟”理论。卡茨曼认为,新的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但新技术的采用所所带来的利益并非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占有社会资源较多的人群,相对来说拥有很大的信息优势。“信息沟”的存在是必然的。它的扩大与缩小是一个循环过程。罗杰斯的“创新与扩散”指出,一方面,新的传播技术的采用带来的信息流的增长会扩大先驱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信息沟”,另一方面,新的传播技术的推广与扩散又使两者之间不断弥合。本文以网络社区交互理论为基础,来论述社区居民通过何种路径与社会资本和社会支持网络进行联系,并且为营造社区沟通新范式提供可行性的依据。
(四)分析框架
1、社会资本各元素的内在逻辑
社会资本理论一开始就关注信任问题,并将社会信任作为关键性测量指标。信任是构成社会资本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帕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特殊办法,注入信任、规范、网络,他们能促进合作,并且提高社会效率。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可以把人际网络或者社会组织的成员团结在一起。
(1)社会资本能够催生信任规范
社会资本的一种重要形式就是参与网络,这种网络有利于培养强大的互惠制度。这种规范可以有效的制约投机行为,促进人们之间的社会交换。普遍的互惠制度和参与网络机制鼓励了社会信任与合作。个人之所以能够去信任,关键在于其行动所寄寓期间的社会规范和网络发挥着作用。
(2)社会网络可以传递信任
在诸多情形下,社会中的成员只有相信别人的信任,才能履行自己的义务。社会网络使得信任可以扩散:我信任你,是因为我信任他,而他向我保证,他信任你。所以,相互信任是借来的。所以,人们借用原有的社会网络来解决信息不完全和执行方面的问题。
(3)信任在社会规范中的不可或缺性
事实上,信任作为一种社会协调机制可以分为两类: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这两种信任类型在信任基础、信任内容、信任的构建过程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人际信任主要基于朋友、家庭等面对面的交往经历,这时社会规范往往对于社会交往并没有太大的协调作用。而制度性信任则主要基于包括
法律
规范、社会规范在内的制度性的保障,例如在教育系统、
金融
系统等领域,制度性的社会规范就显得不可或缺。
共20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上一篇:
互联网大数据征信模式及存在问题研究
下一篇:
SPSS影响传统电器零售业信息化转型的因素分析
南京市浦口区社区网格化大联勤管理研究
上海高龄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研究
镇江乡村旅游地居民社区参与问题研究
节庆活动与三亚城市旅游形象塑造研究
江苏省城市空气污染指数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与碳排放量相关关系的分析
苏州市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的耦合关系分析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