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缺乏防护意识,未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或佩戴不规范,可能造成物体打击伤害。
(4) 检修过程中由于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可能导致火灾、高处坠落等人身安全事故。
5.8 事故致因分析
生产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影响,往往事故的发生都有一个危害发生源,并与能量转换有着密切关系,事故的直接原因不外乎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为失误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或故障两大因素互为作用的结果[13]。人与物两系列轨迹交叉理论被用来说明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事故间接原因多为社会的诸多因素,事故的基础原因一般为企业的管理因素,导致事故发生将是基础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的因果关系。
故此系统中存在危险有害因素是不可避免的。根据企业现状及存在的危险源,给出相应对策,并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
5.8.1 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
表5.3 人的不安全行为
分类号    分     类    分类号    分    类
1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3.3    其他
1.1    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4    手代替工具操作
1.2    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4.1    用手代替手动工具
1.3    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泄漏等    5    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1.4    忘记关闭设备    6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1.5    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6.1    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
1.6    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    7    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
1.7    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    8    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8    机器超速运转    9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9    违章驾驶机动车    10    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1.10    酒后作业    10.1    未戴护目镜或面罩
1.11    客货混载    10.2    未戴防护手套
1.12    工作坚固不牢    10.3    未穿安全鞋
1.13    其他    10.4    未戴安全帽
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10.5    未佩戴呼吸护具
2.1    拆除了安全装置    10.6    未佩戴安全带
续表 5.3
分类号    分     类    分类号    分    类
2.2    安全装置堵塞、失去了作用    10.7    未戴工作帽
2.3    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10.8    其他
2.4    其他    11    不安全装束
3    使用不安全设备    11.1    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
3.1    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11.2    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
上一篇:我国农村新型养老保障的普惠问题研究
下一篇:创维电视竞争战略研究+SWOT分析

企业ERP财务管理系统实施问题研究

第三方物流企业丹阳飓风...

女性高管政府补助企业研...

商品零售企业华润万家库存管理方法研究

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有效控制研究

某化工企业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不同生命周期企业员工关系管理模式研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