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不同品牌的酸奶发酵菌粉中乳酸菌发酵性能比较研究(4)
稀释度 10-6 10-7 10-8 10-6 10-7 10-8
重复
菌落数 1 2
28 26 1 2
16 14 1 2
7 5 1 2
多不可计多不可计 1 2
210 232 1 2
68 63
平均数 2.7×107 1.5×108 6×108 多不可计 2.2×109 6.5×109
由表3可知,在稀释度分别为10-6,10-7,10-8三种浓度时,A菌种两组所得的菌种平均总数分别是2.7×107cfu/mL,1.5×108 cfu/mL,6×108 cfu/mL;B菌种两组所得的菌种平均总数分别是多不可计,2.2×109 cfu/mL,6.5×109 cfu/mL。
表4 双歧杆菌发酵剂中A菌、B菌含量测定
菌种 A B
稀释度 10-6 10-7 10-8 10-6 10-7 10-8
重复
菌落数 1 2
23 25 1 2
14 11 1 2
8 6 1 2
196 232 1 2
70 86 1 2
8 5
平均数 2.4×107 1.25×108 7×108 2.14×108 7.8×108 6.5×108
由表4可知,在稀释度分别为10-6,10-7,10-8三种浓度时,A菌种两组所得种两组所得的菌种平均总数分别是2.14×108 cfu/mL,7.8×108 cfu/mL,6.5×108 cfu/mL。
表5 乳酸菌发酵剂中A菌含量测定
稀释度 10-6 10-7 10-8
重复
菌落数 1 2
24 28 1 2
15 17 1 2
8 4
平均数 2.6×107 1.6×108 6×108
由表5可知,在稀释度分别为10-6,10-7,10-8三种浓度时,两组所得的菌种平均总数分别是 2.6×107 cfu/mL,1.6×108 cfu/mL,6×108 cfu/mL。
2.2 发酵剂的产酸特性
图3 不同发酵剂42℃发酵酸奶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
L:经典老酸奶发酵剂,S:双歧杆菌发酵剂,R:乳酸菌发酵剂
图4 不同发酵剂42℃发酵酸奶过程中滴定酸度的变化曲线
3种发酵剂按3%接种量接种于乳中,在恒温45℃条件下发酵24 h,酸奶的pH和滴定酸度变化如图3和图4所示。图3表明发酵剂均能在6.5—7.5 h之间使乳的pH达到4.5,进而达到发酵终点的pH要求。
图3和图4表明,在发酵初始阶段pH缓慢变化,此时乳酸菌处于延滞期,生长缓慢,产酸速率小;在2h之后进入发酵中期,此时乳酸菌进入对数期,产酸速率加快。在接近发酵终点时,乳酸菌产酸速度又变得缓慢。L在发酵初期产酸速度缓慢,但进入对数期后产酸速度最快,且产酸量最高。S和R的产酸速率相近,且产酸量R大于S。在发酵终点时,L的滴定酸度最大,S的最小。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
不同品牌的发酵型酸奶中乳酸菌含量调查分析
下一篇:
不同干燥方式对绿茶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低糖低脂焙烤食品馅料的开发研究
马勃水溶性活性物的提取及其活性分析
叶菜类净菜夏季半商业化保鲜工艺的设计
配料及工艺对慕斯蛋糕锁水性的影响研究
淮扬菜系地区居民的膳食...
不同的提取方法对莲藕渣多糖组分的影响
硫磺熏制对猪肉元素及形态的影响研究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