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不同品牌的酸奶发酵菌粉中乳酸菌发酵性能比较研究(5)
2.3 发酵前后牛奶中蛋白含量变化
图5 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的标准曲线
酸奶中蛋白质的含量是评价发酵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12],3种发酵剂发酵的酸奶在12 h时测定其中蛋白质含量见图6。图中表明此牛奶中的蛋白质在发酵前和3种发酵剂发酵后含量变化显著,平均降低了28%,其中L中蛋白质含量最高,此发酵剂最优。S和R中蛋白质含量相当,略低于L。
图6 牛奶中蛋白质含量和发酵后不同酸奶中蛋白质含量
2.4 酸奶的感官评价
分别从酸奶的外观、滋气、质地等方面对酸奶进行感官评价[7,12],结果见表5。
由下表可知,老酸奶发酵剂发酵的酸奶酸度强,黏度高;乳酸菌发酵剂发酵的酸奶和双歧杆菌发酵剂发酵的酸奶酸度中等,黏度中等。
表6 三种酸奶发酵后的感官评价
感官特性
酸奶种类 外观
口感 滋和气
老酸奶(L) 用匙搅拌感觉粘稠,
拉丝不明显,表面光滑无裂痕,切面状态均一 爽滑,黏稠度较强,快速融化 奶油感一般,酸度较强,清爽感较强,无苦
乳酸菌酸奶(R) 用匙搅拌黏度一般,
拉丝不明显,表面光滑无裂痕,切面状态均一 爽滑,黏稠度一般,快速融化 奶油感一般,酸度中等,清爽感较强,无苦
双歧杆菌酸奶(S) 用匙搅拌黏度一般,
拉丝不明显,表面光滑度一般有轻微裂痕,切面状态均一 爽滑,黏稠度一般,快速融化 奶油感一般,酸度中等,清爽感一般,无苦
3. 小结
3种发酵剂经活化培养后观察到的主要是杆菌。经典老酸奶(L),双歧杆菌(S)发酵剂主要是A菌、B菌;乳酸菌(R)发酵剂主要是A菌,且A菌落比B菌落大。
表2,表3,表4所得到的菌种总数都是按照平均数来计算的,但菌种总数的
报告
方式是有规律的,平均菌种总数在30—300个,则利用两者之比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或等于2则报告其平均值,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较小数字。如菌种总数均小于30,则以最低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因此,表2中,A菌种总数均小于30,故其中A菌含量为2.7×107 cfu/mL;B菌种,210/232<2,68/63<2,故其中B菌含量取平均值4.38×109 cfu/mL。表3中,A菌种菌落总数也都小于30,故其中A菌含量为2.4×107 cfu/mL;B菌种,196/232<2,70/80<2,故其中B菌含量取平均值4.97×108 cfu/mL;表4中A菌种菌落数均小于30,故其中A菌含量为2.6×107 cfu/mL。这三种发酵剂中A菌含量最高的是经典老酸奶发酵剂,最低的是双歧杆菌发酵剂;B菌含量最高的是经典老酸奶发酵剂。因此,三种发酵剂经活化后经典老酸奶发酵剂中的活菌含量最高。
本试验通过评价3种发酵剂的发酵性能及发酵前后牛奶中蛋白质含量变化,发现:经典老酸奶(L)发酵产生的酸奶酸度、黏度高,蛋白质含量也较高,且风好,属于强酸型的发酵剂;乳酸菌(R)、双歧杆菌(S)发酵剂生产的酸奶酸度中等,黏稠度中等,蛋白质含量相当,略低于L。3种发酵剂适合不同类型酸奶及发酵乳制品的生产。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
不同品牌的发酵型酸奶中乳酸菌含量调查分析
下一篇:
不同干燥方式对绿茶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罗望子胶的性质研究及在酸奶中的应用
复合保鲜剂在双孢蘑菇保鲜中的应用
低糖低脂焙烤食品馅料的开发研究
马勃水溶性活性物的提取及其活性分析
叶菜类净菜夏季半商业化保鲜工艺的设计
配料及工艺对慕斯蛋糕锁水性的影响研究
淮扬菜系地区居民的膳食...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