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浅析网络新闻中的“标题党”现象(3)
(二)“标题”现象的特点
第一,“标题”现象善于利用名人当“噱头”。2014年1月14日腾讯娱乐中一则名为《舒淇找到了依靠》的新闻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特别是对舒淇的粉丝来说这可是一个重磅消息。大家都对这个“依靠”心生好奇,然而点击新闻进入,才发现是舒淇1月14日凌晨在腾讯微博个人主页上发布的一张与巨大加菲猫毛绒玩具的合影,照片中她依偎在加菲猫的一侧,并附有文字“可以终身依靠的肩膀,靠谱。”在新闻下的评论中有许网友表示被骗了,网友下雨天^*^奔跑评论说:“还以为这个‘依靠’是舒淇的男朋友呢!结果只是一个猫啊。”此类“傍名人”的“标题”新闻在网络中比比皆是。名人一直以来都是大众关注的焦点,和名人相关的新闻都会得到更多注意,甚至引起轰动,因此“标题”把名人与新闻事件“捆绑”在一起便能轻易赚取网民的注意力。
第二,“标题”现象多运用“黄色新闻”元素。2013年6月19日腾讯娱乐新闻《吴秀波登杂志封面 色眼看世界》,点击进入发现,新闻实际内容只是吴秀波带有一个橘色的眼镜在拍摄杂志封面,全文与色情毫不相干,只是介绍了他的造型以及最近动态。这是典型的“标题”新闻,这样的标题易误导受众歪曲解读,诸如此类的还有2014年1月14日新浪新闻《女星上演制服诱惑》、《韩女团情色19禁MV爆乳卖肉》等,这些新闻都在与色情打“擦边球”。“标题”的另一特点就是在标题中加入血腥的字眼来引起受众注意,例如新闻标题《精神病男杀亲妹 腌其头颅》,作者用血淋淋的场面描述来刺激人的感官,达到令人“过目不忘”的效果。
第三,“标题”现象多用到“爆料”、“疑似”、“传”、“或”、“揭秘”、“内幕”等模糊性词语。笔者随机抽查了2014年1月26日上午9时搜狐新闻,其体育新闻板块共列出7则新闻,其中有4则新闻用到了以上列出的“标题”惯用词汇,分别是《公牛或报价1100万挖步行者三双悍将》、《知情人曝料刘健服软主动向青岛求和解》、《掘金或交易米勒 火箭领衔四潜在下家》、《曝恒大欲送秦升到富力遭拒:易吃牌》。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时代,人们更渴望了解事实背后的真相,编辑正是利用了受众这种窥探欲和八卦心理去制作新闻。编辑在新闻标题中加入“爆料”、“揭秘”等词语故弄玄虚,使得整个新闻显得神秘,引起读者关注,而实际的新闻内容却空洞无物。如“某舞美师爆料”、“某知情人爆料”,编辑不仅没有具体指明谁提供了信息,而且在事件描述中闪烁其词,毫无逻辑性和准确性可言。新闻标题中出现“疑似”、“传”、“或”等词语说明以下报道的新闻内容可真可假,可能是真实存在,也可能是编辑捕风捉影、凭空捏造的,编辑传播这些不确定的信息,根本没有告诉读者任何有价值的事实。
第四,“标题”现象还善用“盘点”、“最”等一些字眼来吸引受众注意,如“最美”、“最萌”、“史上最XX”等。特别是“史上最难就业年”这一类的话题,每年大学生毕业季都会在网络上出现,而且每一年的内容都十分相似,编辑却都用到了“史上最难”。其实这些“最”并没有什么权威依据,也没有经过实际考察,编辑用“最XX”单纯以吸引眼球为目的。如2013年9月1日新浪娱乐新闻《2013全球最性感的10大女明星》、《拍完激情戏不害臊的10大女星》等,编者没有经过任何票选就得出了“全球最性感的10大女星”,这一类“标题”并不是为了向受众传达新闻,而是旨在赢取点击率。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
社交媒体应用中出现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下一篇:
微博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及其对策
浅析中国地铁广告的独特...
我国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直...
网络直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传播...
大数据新闻的现状特点及其发展前景研究
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管控分析
网络广告的发展现状研究以腾讯为例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