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绿茶饮料增香技术研究+文献综述(4)
1.2.1 香物质
香物质是指
食品
中能产生香,且具有已确定的
化学
结构的化合物。一种香是由几十种或上百种具有一定挥发性的香物质所组成。组成香的香物质往往绝对含量很低。
1.2.2 香物质的特点
茶饮料的香物质具有以下特点:(1)状态: 常温下多数物质为油状液体,且在常温常压下容易挥发,故又有“挥发油”之称;(2) 颜色:大多数挥发油是无色或微带淡黄色; (3)挥发性:挥发油大多具有香气或其它特异气;(4)溶解度:挥发油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在无水乙醇中可全部溶解。挥发油在水中溶解度极小,但能使水具有挥发油的特殊香气;(5) 沸点、比重、折光率和旋光度:挥发油中不同成分其沸点不同,常压下一般在70~300℃之间;各种挥发油比重差异较大,一般都比水轻;各种挥发油的折光率和旋光度互不相同,可作为质量鉴定的项目,折光率一般在1. 45~1. 56 之间,比旋光度在97~117°范围;(6)分子结构:多数挥发油分子结构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不饱和碳键, 或含有某些活性基团,这些基团对香气很有作用;(7) 稳定性:挥发油对光、热、氧气极为敏感,若经常与之接触,易转化为其它物质或起氧化加成作用,失去香气, 茶香在贮藏中不易保持, 同这些性质有关[7]。
1.3茶饮料增香的方法
由香物质的组成及特点可知,增香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问,在世界范围内,研究包括香在内的食品风化学已成为一门新兴科学。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如:风的化学组成、含量及质量标准和控制;嗅觉或觉与含香物质或呈物质的组成及分子结构的关系;提取、浓缩、分离、鉴定和测定天然或人工合成风物质的技术和方法等等[8]。
香气的损失在茶饮料生产中主要发生在萃取及杀菌这两道工序中。影响萃取的主要因素有水质、pH值、温度、茶叶粒径大小、萃取温度及时间等。在萃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部分香气的损失。杀菌对香气物质有不良影响[8]。
目前,茶饮料保香增香的措施主要有[9] [10]:
1.3.1 原料的选取
高品质的茶饮料还需以高质量的原料为保证,但原料等级越高,成本也就相应提高。因此,具体选用哪一等级的原料应视企业自身的条件而定。
1.3.2烘焙处理
茶叶原料经烘焙处理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茶饮料的色、香、品质。
1.3.3杀菌技术
可通过高压杀菌技术、超高温杀菌及高温短时杀菌、辐射杀菌技术、膜过滤除菌技术。
1.3.4添加天然胡萝卜素和外源酶
在红茶加工中将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等加入萎凋叶或揉捻叶中,可增强茶叶香气、改善品质,因为胡萝卜素为茶叶中许多芳香物质的前体物质。
1.3.5香气回收技术
先将香气物质在低温下萃取出来,再于后续工序中重新加入则可保持茶香的真面目。
1.3.6添加果胶酯酶处理
绿茶萃取液添加果胶酯酶处理可增加茶汤中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
1.3.7包装材料的改善
研究表明,溶铁量及茶汤风、色泽受贮温影响较大,尤其柠檬红茶因pH值低,贮藏中溶铁量有显著增加。
1.3.8加入外源天然香精香料
可用于添加的天然香料有佛手油、柠檬油、薄荷油、茴香油和茉莉油等。将香精油与β-环状糊精混合并添加入适量粘合剂制成小颗粒的包接复合物,香精油就不易挥发。目前生产天然香精的主要方法有:水蒸汽蒸馏法、溶剂萃取法、超临界萃取法。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共10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上一篇:
添加弗罗里达橘子油的壳聚糖可食膜的性能研究
下一篇:
牛骨蛋白酶解工艺研究
绿色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原料茶不同干燥工艺对所...
生物酶处理对绿茶浓缩汁风味品质影响的研究
钠离子对绿茶茶汤滋味品质的影响
糖对绿茶饮料风味品质稳定性的影响
绿茶中多酚类化合物及其抗氧化功能的研究
糙米茶饮料的生产工艺及配方的设计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