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课标中强调的是孩子的开放性、灵活性、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意识的培养。通过对学生课程内容的分析,会发现很多知识点就是许多生活中的故事和事例构成的视频。将课程知识点和有吸引力的视频进行有机的结合,实现了学习方法、教学理念、教育方式上的推成出新。观看视频是一种开拓视野的学习方式。
②把学科知识和视频结合起来。
视频具有三大特性:吸引性、趣味性以及未知性。学习也需要这些特性,然而传统的教育方式恰恰缺少趣味性和吸引性。将学科知识与视频有机的结合,削减部分视频的娱乐性,增强视频的教育意义和知识积累。
③提高沉浸体验,在欣赏中学到知识。
微课不仅仅要用视频呈现知识点,还要有足够的吸引性和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沉浸在其中,才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所学知识,思路可以全程跟着视频讲解一起灵活起来,这样才能够实现轻松又愉快地学习。
(2)实践意义
查阅诸多文献可以发现,基于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微课教学的相关文献较多,基于综合学科的文献相对较少,而基于新疆地区中学微课教学的相关文献几乎没有,本文通过研读中小学微课教学相关文献,梳理微课的特征和国内中小微课教学的方式,通过与莎车县第六中学的教师进行访谈,了解该校教师对微课的态度与微课应用现状;根据学生的中文水平,从学生基本情况,学生使用微课学习的条件,学生对微课的态度,学生微课适应性等四个维度设计微课适应性调查问卷,通过抽取莎车县第六中学部分学生体验微课并进行微课适应性问卷调查,用Excel图表分析微课适应性调查问卷数据,根据莎车县第六中学微课教学适应性调查数据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新疆的中小学教师提供借鉴,能够让更多的新疆学子受益于网络学习资源,让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新疆这种特殊环境里也能有所实用价值。
1.2.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研究内容
本论文选题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第六期实践育人项目:《新疆中小学MOOC适用性调查》,该项目获得2016年校级家庭经济困难生实践育人项目立项,通过对新疆哈密市第一中学、莎车县恰热克镇中心小学、拜城县乡开外孜力克中学等三所学校的MOOC使用现状进行实地考察、对这三所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完成调研工作并结题成功。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有:
(1)文献研读与中小学微课教学方式梳理
通过研读中小学微课教学相关文献,梳理微课的特征和国内中小微课教学的方式;
(2)莎车县第六中学微课适应性调查
通过与莎车县第六中学的教师进行访谈,了解该校教师的态度与微课应用现状;根据学生的中文水平,从学生基本情况、学生使用微课学习的条件、学生对微课的态度、学生微课适应性等四个维度设计微课适应性调查问卷,通过抽取莎车县第六中学部分学生体验微课并进行微课适应性问卷调查,用Excel
图表分析微课适应性调查问卷数据;
(3)调查数据分析
根据莎车县第六中学微课适应性调查数据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2.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通过对文献资料的阅读、分析、整合从而寻找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在本论文中,首先查找选题相关的核心期刊的文献、专著以及重点关注学者的相关论文著作,了解微课的应用现状、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