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中低收入阶层保障性住房供给与需求研究+文献综述(11)
由此可以看出,保障住房在准公共品属性下呈现的较强的公益性、保障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政府提供的必要性。在准公共品属性下,确立保障住房是准公共产品,明确其公益性和保障性。保障住房对于保障对象的数量有限制,在保障数量范围内,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超过一定的数量,保障对象具有拥挤性,容易造成负的外部性。所以在数量范围内和范围外,呈现不同的特性。这样就一方面会影响保障住房对象的保障利益,另一个方面则会对整个房地产市场或者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此外,保障性住房还具有一般公共产品所具有的外溢性,保障性、经济性等特征。所有的公共产品,都是用来增加多数人经济福利的,城镇保障性住房也是如此,是为城镇中困难群体提供的福利性住房。
2.3 准公共品属性下保障住房的供给分析
保障住房供给体系中,供给对象、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是整个供给体系的核心。保障对象数量超过一定范围,就会产生竞争性,并且取得也是以减少先前使用者的适用,会对整个准公共品的秩序造成紊乱,会减低准公共品的使用价值。准公共品具有不完全非竞争性和不完全非排他性,在私人物品情况下,市场价格决定私人物品配置,是一种福利性政策性的住房,会对保障住房的总需求和供给造成轻微影响。准公共品又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和福利性,住房保障的出发点是保障有屋子,同时共计费用昂贵,保障住房的供给则需要付出巨大的仓政治支出。
住房问题的解决需要有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根据不同居民的收入水平和住房状况提供不同的住房。1998年,我国就已经提出构建三个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了,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者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其他收入高的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的商品房。目的没有没的,就是为了解决夹心阶层的住房问题。所以在这方面我国政府还是做的挺到位的,让所有的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3 上海市中低收入阶层的状况及历年住房保障制度
3.1 上海市中低收入阶层的状况
1.收入状况
随着上海人口增多,城市化与旧区的改造,上海市民对住宅需求不断扩大。然而房地长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1)动迁用房:约占市场总需求30%;2)改善性购房:约40%-45%; 3)境外和外地人士来沪购房:约20%-25%;4)上海本地投资性购房5%。
根据《2002年上海统计年鉴》的数据公布表明:2001年上海平均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2883元,如果按照每户2.8人,上海2001年平均家庭年收入为3.6万元,即家庭月收入是3000元,低于这个水平的就可以归纳到中低收入家庭。然而从统计部门来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表3.1如下,前四类家庭是可以被划入中低收入家庭,而前两类不具备购房能力,就算政府提供每平方米3000元的中低价住宅,以每户70平方米计算,总价21万,对于这种家庭来说根本难以支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据统计,去年上海新商品房中,单价3000元以下占14.4%,3000元--5000元占52%,5000元--7000元占22%,7000元以上占11.6%。同时,新上市商品房的
建筑
面积70平方米以下占2.2%,70--100平方米占16.3%,100--150平方米占54%,150平方米以上27.5%。
表3.1 上海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表(单位:元)
居民分类 最低收入 低收入 中等偏下 中等收入 中等偏上 高收入 最高收入
人均收入 6103 7700 9170 11155 13812 16935 30615
共24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上一篇:
关于文科类大四女生宿舍人际关系的调查
下一篇:
关于退休年龄的适度性分析+文献综述
大學生及工薪阶层旅游A...
政府茬房地产市场发展中...
關于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探讨【2667字】
村民自治背景下的乡村精英阶层行为研究
我国保障性住房分配机制问题研究
保障性住房建设的PPP模式研究
基于对年轻工薪阶层旅游...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