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中低收入阶层保障性住房供给与需求研究+文献综述(21)
4.税收政策
瑞典的政府一直致力于采用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住房的建设,为了解决公共住房的问题。例如1974年,对住房所有者的名义租金收入在30万克朗以上的,按照10%的征税来算。另外也有明确规定,房屋造价的70%可以申请抵押贷款,归还这一部分的贷款可不交所得税,1991年的税制改革,也使得边际税率从47%减少到30%。此外,住房所有者在出售其住房时应该缴纳资本所得税,但是这种税常常因为所售住房的文修和改造补贴而收不到,这实际上也相当于税收优惠。
5.1.3 新加坡的住房保障住房供给与需求改策
新加坡住宅建设与分配并不完全通过市场来进行实现,虽然说新加坡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新加坡的住宅体制则是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典范,在住宅消费保障制度方面,政府干预和介入的政策很有本国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提供住宅
新加坡在1959年,失业和住宅短缺问题是当时最大的社会矛盾,市区只有9%的居民能够居住上标准的公共住宅,然而84%的家庭只能在店铺和棚户中居住了。所以说政府在1960年的2月份成立了建屋发展局,并且制定了五年建屋计划,大力发展公共住房。收到英国的影响之后,新加坡近年来也更加倾向于住房的私有化,促进这一改变的是新加坡政府的公积金制度。在新加坡,无论是国家兴建住宅还是个人购买住宅,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公积金,公积金投资于各种政府公债,而这些公债,随时可以给住房发展局提供相应的融资。住房发展局利用这些资金,替民众建住宅,再卖给国民。
新加坡通过推行住房私有化计划,一方面成功把原属国家的所有住房逐步转让给个人,另一方面对经济收入不同的家庭,实行不同的政策。对于收入高的居民,国家不包住房,使其住宅完全商品化;对于中低收入家庭,实行准商品模式,由政府投资建造社会住宅,然后再按优惠条件出售。
1968年,新加坡政府又提出了“居者有其屋”的计划,从出租廉租房为主向出售廉租屋过度。新加坡现在已相继完成了五个五年建屋计划,一共建成了住宅65.38万套,政府组屋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已达到15平方米左右,居住条件和环境有很大程度上的改善。目前,新加坡的居民中,有87.6%居住在由政府建屋发展局提供的政府组屋里,79%住在廉价屋里,其余的12.4%的人住在私人购买的公寓或者别墅里面,从这个比例来看,居民住宅主要就是由政府来提供的。
2.实行住房公积金的保障制度
政府建立以中央公积金为核心的社保体系。社保制度与中央公积金制度密切的联系,主要为:①实行住房公积金保障制度。允许用公积金的一部分来作为购房的首付款,不足的部分由每月交的公积金来进行分期支付。②兴建公共住宅,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进行出租或者出售给中低收入者。建房资金主要来自与公积金贷款。③分级提供住宅补贴。最低收入家庭才能租住公共住宅,购买公共住宅根据住宅的标准,收入的不同有不同的补贴,比如说一室一套单元房补三分之一,三室一套的只补5%,中上收入者无资格受惠购买。1968年,新加坡政府为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宅问题,允许动用公积金存款的部分作为首期付款只用,不足之数由每个月交纳的公积金分期支付。现在,新加坡已经有将近90%以上的居民住进了新建的楼,人均居住面积达到了21平方米以上。公积金制度成为新加坡国民储蓄的主要组成部分,新加坡也成为9东南亚地区解决住宅问题的典范。
3.公有住宅的合理配售政策
共24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上一篇:
关于文科类大四女生宿舍人际关系的调查
下一篇:
关于退休年龄的适度性分析+文献综述
大學生及工薪阶层旅游A...
政府茬房地产市场发展中...
關于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探讨【2667字】
村民自治背景下的乡村精英阶层行为研究
我国保障性住房分配机制问题研究
保障性住房建设的PPP模式研究
基于对年轻工薪阶层旅游...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